第61章

寧洲相關的事務已經完成了七七八八, 至於項目成員這些,盛泉說不參

與就是一點都不參與。

雖然他社交能力為負數,但寧洲的專業領域還是很讓人放心的。

她暫時將注意力移到了其他的學生項目上。

雖然一開始就是沖著寧洲來的, 但盛泉也確實有在認認真真的在這大把大把項目裏挑選。

當然不是她自己選,而是她邀請的專業人士分析挑選。

哪怕自己也在參與分析, 但王老師每次看到一個他比較看好的項目時, 還是忍不住感慨:

“哪怕是在我們學校,學生們在校時能得到的科研機會其實還是不夠多。”

雖然是學校派來陪同大老板的, 但這段時間的相處下來, 王老師已經把盛泉看作半個晚輩,自然也願意說幾句真心話。

“不光是實驗室資源有限, 導師也不夠用, 即使學生自己去做項目,一個還沒出校又沒名氣的學生, 項目經費首先就是個大問題。”

他看著手裏的項目書嘆氣:“像是這份項目書, 一看就知道這學生做足了功課, 底子紮實, 成功的幾率絕對很高。”

“但是就算是這樣,除非她已經打出了名氣,或者導師很有名,不然基本不會有人願意投。”

盛泉表示理解, 這是肯定的。

哪怕人人都知道年輕人是未來的希望,但是論投資,比起白板一個的學生, 大部分人肯定是選擇已經有成果有經驗的。

投學生, 就代表著做好了將所有錢都虧損的打算,誰會這樣幹呢?

就算是超級富豪們想做善事, 也會更傾向於直接捐款或者建學校,至少學校建起來了,那是明明白白放在那的,確保能用上的。

科研呢?他們也許是很願意直接捐款給c大的,但直接將錢花在學生項目上,那幾乎不可能。

因為這錢是真的會打水漂。

大把大把的錢撒下去,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最後一場空,對於搞科研來說可太常見了。

如果投給學生,就相當於是本來只有百分之六十的幾率一場空,直接躥升到百分之九十。

別看幾位老師總開玩笑說,一個億的大投資,他們都心動想搶。

但實際上,但凡是明白學生做科研窘狀的老師,都知道這對於在校學生來說是一次多麽難得的幸運。

這可是徹頭徹尾的公平競爭,只要是學生,都能有機會參與。

雖然也是競爭力度也很大,但至少,這是專屬於他們的機會。

盛泉接過王老師手裏的項目書,放在了【待終審】那一摞:

“情況不會一直都這樣的,c大二十年前儀器還緊缺呢,現在不也是只要是已面世的c大都有嗎?”

她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您且看著吧,c大多天才,只是缺個機會,如果這些天才因為我的投資一飛沖天了,到時候來投學生的企業絕對多到您招待不過來。”

這話說的確實沒錯,企業跟學校合作當然還是為了盈利,如果盛泉投資在學生身上的錢能雙倍三倍的返回來,看到有人吃到甜頭了,自然多的是人效仿。

王老師可沒盛泉那麽樂觀:“話是這麽說,但科研這種事,誰說得準呢。”

他們當老師的自己都有可能做個七八年項目也拿不出成果,如何又能對學生產生太多的信心,畢竟科研就是這樣,不是努力了就能百分百拿出成效的。

作為老師,他希望學生們能夠有多多的親自上手實踐機會,越多越好。

但作為自己,他是很欣賞盛泉的,難免擔心她血虧,一點本都回不了可怎麽整。

這樣一個支持科研,願意花費金錢去培養學生的良心企業家,要是為了做這些好事而產生巨大損失,他心裏也不是滋味啊。

“我怎麽會血虧呢?”盛泉倒是基本沒擔心過這個:“您是不是忘了,我的公司是幹什麽的了?”

***

“大消息!”

一個年輕女孩沖進宿舍,興奮的告知舍友們:

“你們知道盛泉為什麽要在我們學校的學生項目裏挑選幾個投資嗎?”

聽到盛泉的名字,本來還只是有點好奇的舍友們瞬間來了精神:

“不是說她跟我們學校畢業的一個大佬認識,然後大佬推薦來的嗎?”

如果要給c大近日熱詞排個排行榜,盛泉的名字絕對位列榜首。

還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關於盛泉的各種信息八卦就已經傳遍了整個校園,她有多有錢,人脈有多廣,背景有多深厚。

別以為c大學生們就不八卦了,無論智商或成績如何,他們到底都只二十出頭,其中還混雜了一些不到二十的,八卦起來一個比一個上頭。

尤其,這可是大金主啊!

這個年紀的學生,大部分都精力充沛,學習越努力的,越想幹出一番事業出來。

但可惜,大學就相當於是一個預告中的小型社會,在拿著大喇叭告訴他們,都想錯了,鉆研項目認真學習努力實踐什麽的,設想的是很美好,但【沒錢】一切都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