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2/3頁)

他應該,不會違逆她的“命令”……

孟如寄算漏了的是,她剛看到的人影,還真是牧隨。

牧隨在街上自然也是看到了孟如寄的,看她在和妙妙聊天,也有生意找上門去,他克制住了自己想要靠近她的沖動,快步走進了小巷裏。

自打孟如寄不讓他去抓賊之後,牧隨確實老老實實的聽孟如寄的話,在小木屋裏呆了……

兩天。

因為孟如寄每天出去做工的時候都會交代他,“你打坐試試。”

於是他試了兩天,就試出來了,不行。

不是孟如寄教的不行,也不是他不行,而是這個地方不行。

他對於修行,是有一種身體記憶的。牧隨能很清晰的感受到,以前的自己一定能使用靈力,但現在他用不了,定是受到了什麽限制。

而要以現在的條件解決修行的問題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牧隨很快放棄了修行這條路。

在孟如寄離開的時候,他先是會悄悄跟著孟如寄,看看她去集市上做什麽。

知道她在集市上很辛苦,但沒有危險之後,牧隨開始了做別的事情,比如想辦法解決孟如寄的焦慮。

牧隨不喜歡看她望著遠方無力嘆氣的模樣。他喜歡看她眼神亮亮的望著他,喜歡她笑,喜歡她身上散發出熱烈的氣息。

這種氣息像是有力量一樣,能推動著他身體裏的血液流動得更快,這會讓他感覺溫暖一些。

就像……觸碰她一樣。

為了讓孟如寄不發愁,牧隨想了很多辦法。

比如,他發現孟如寄喜歡摘果子。

她摘果子的時候,總會欣慰的點點頭,然後感嘆一句:“老天爺還是不會絕我的路啊。”再繼續開開心心的摘果子。

所以,為了孟如寄能天天摘果子,牧隨在他們住的林子裏畫了個地盤。

遇見別的來摘果子的人,他就把他們驅逐。趕走幾波人後,他確保了這片林子裏,一直有足夠的果子。

他也不摘,他就等孟如寄來摘。

她喜歡摘果子,而牧隨喜歡看她摘果子。

牧隨更喜歡看她得意的說:“牧隨,你看,還得靠我呀。”他就會配合的點頭,誠懇的說:“對,孟如寄,全靠你。”

再比如,牧隨發現,孟如寄不喜歡打獵。

之前他出去抓賊的時候,孟如寄就在林子裏打過獵。偶爾抓個兔子,抓個雞,拿回來的時候,她總是嘆氣:“就這麽點肉,夠個啥!”

所以,為了她不再發愁,牧隨後來趁她出去做工,就把林子裏的野兔野雞都抓了。

也沒浪費,宰了之後,他悄悄拿去集市換成了山薯與便宜的菜,一點肉,能換一堆菜。他拿回來,告訴孟如寄,這都是他在林子裏挖到的。

孟如寄高興之後,又轉為惆悵,她問他:“挖了這麽多,你沒累著吧?”

然後牧隨決定,以後,還這麽幹。但是,得在孟如寄回來之前,把山薯和菜全部吃完,這樣,孟如寄就不會發現他白天出去動彈了。

而且,晚上他也能少吃一點,孟如寄就少愁一點。

最後,就是昨天。

牧隨見孟如寄很惆悵的回來,摘果子的時候也不太高興,坐在屋子裏洗果子的時候,總是時不時的嘆氣。

牧隨想了想,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麽。

他出了門去,想趁著夜色,走遠些,再抓一些野兔野雞,拿給孟如寄,讓她明天去集市換成她最喜歡的“錢”,讓她不要為吃飯而發愁。

但走遠了些,牧隨卻看到了一個在夜色裏疾行的人。

是那個摸包賊,手裏握著麻袋與刀,他行色匆匆,時不時往身後張望一眼,像是在躲著什麽。

更遠處的夜色了,有一些窸窸窣窣的腳步聲,牧隨耳朵靈敏,聽到遠處至少有二三十人,距離大概還有三十來丈,前面這個人,落單了。

牧隨望著這獨行深夜林中的摸包賊,當時就悟了。

孟如寄時常念叨著,這林子裏沒有大的獵物,很可惜,牧隨看面前這個人就又高又大的,把他宰了,今晚能吃得很飽。

而他萬萬沒想到……

這讓孟如寄更不開心了,她兇了他,還把他攔在屋外,差點沒讓他進屋……

但今天,思索了一夜後,牧隨覺得,那個落單的摸包賊,吃雖然不能吃,但他可能,還有點別的用處……

比如……

“嘭”的一聲,牧隨的手撐住了一個破舊的木門。

摸包賊站在屋子裏面,望著找上門來的牧隨,聲音和身體齊齊發抖:“大……大哥……別殺我。”

牧隨面無表情:“進去說。”

屋子裏,陳列簡單,桌子板凳和一張木板床,床上亂七八糟堆著被子,都有一股奇怪的味道了。

牧隨走進了屋,坐在了桌前的凳子上,凳子有一個靠背,幾乎是下意識的,牧隨身體微微往後一仰,習慣性的想要用右手握住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