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15-0。”

“30-0。”

“40-0。”

第四球落地。

裁判:“1:0, 澳大利亞隊領先。”

“交換場地。”

屏幕裏, 澳大利亞隊的兩位初中生向對方走去,擊掌慶祝拿下發球局。

“看來澳大利亞隊打算用高速發球攻下第一場比賽。”

入江感慨,“沒想到初中生就能打出足矣匹敵‘馬赫發球’的高速發球。”

毛利看向一旁的越智:“當然,還是月光前輩的發球更快!”

越智“嗯”了一聲。

直播左下角的信息欄裏給出這四球的時速數據。

每一球都超過了300km/h。

和越智的“馬赫發球”相比, 澳大利亞隊米爾曼的“超光速粒子”在速度上略微遜色一些。

但對方只有初一。

對於初中生而言, 這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速度了。

“不知道我們的初中生會怎麽應對這類高速發球。”

入江說著,心裏卻已經有了答案。

應該很快就能適應吧。

畢竟同類型的超高速發球——悠鬥的“玉犬”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

德川對此一言不發。

大約半個月前, 德川在“繭”的隨機挑戰裏匹配到幸村,和對方組成了臨時雙打, 對手是由AI模擬出的網球選手。

由於“繭·網球”還在內測中,功能尚未開發完全, 他們只能在速度、力量和耐力這三個方面對“對手”進行自定義。

幸村將“對手”的每一項參數拉滿。

德川對此沒有異議。

那次隨機挑戰的訓練效果超出德川的預料。

他發現自己似乎能和幸村產生“能力共鳴”。

於是在那之後, 他們又組了幾次。

在和頂配“對手”交戰的過程中,德川和幸村成功開發出“第六感”。

能在球場上看到一瞬間的未來。

無論是球路還是落點,都能“看”得一清一楚, 即使球速超過300km/h。

所以德川能肯定, 剛才的第2球第4球, 幸村不是接不到,而是沒有接。

其他人對德川和幸村在“繭”裏組過雙打一事並不知情。

休息區。

切原不可置信地喃喃:“幸村部長竟然被發球得分了……”

悠鬥同樣愣住。

他沒有辦法精準報出澳大利亞隊選手“超光速粒子”的速度, 只能通過比較得出:比“玉犬”快一點。

幸村部長能輕松打回“玉犬”, 照理說, 應該也能打回“超光速粒子”才對。

另外幾人沒有說話, 神情不約而同地凝重起來。

看台上。

比賽開始前, 對幸村、不一這對組合充滿信心的堀尾跌坐在座位上。

“怎麽會……”

朋香不許堀尾唱衰。

雖然她對幸村前輩不太了解,但她知道對方有“神之子”之稱,並且在全國大賽決賽上打敗了她的龍馬大人。

不一前輩也在校內排名賽中和龍馬大人交過手。雖然比賽被大雨中斷, 但在中斷前,比分是不一前輩領先。

兩位前輩那麽厲害,組成的雙打一定也很厲害,怎麽能這麽早就對他們失去信心,這才一局而已!

“我說堀尾,你對不一前輩和幸村前輩有點信心好不好?他們還沒有拿出自己真正的實力呢!”

“可是……”

在朋香的瞪視下,堀尾把想說的話咽了回去。

他很想告訴朋香,這不僅僅是“沒有拿下對手的發球局”這麽簡單。

朋香不會打網球,所以看不出來,但擁有兩年網球球齡的他看出來了——

幸村前輩和不一前輩不僅拿澳大利亞隊選手的發球沒辦法,幸村前輩還無法用出自己引以為傲的“滅五感”了!

“滅五感”的原理是通過毫無破綻的精準回擊予以對手壓迫感。讓對手失去觸覺、聽覺、視覺……最終無法比賽。

它的大前提是:毫無破綻的回球。

如果連對手的發球都接不到,那要怎麽才能予以對方壓迫感,從而剝奪對方的五感?

“滅五感”已經被封印了。

接下來只能祈禱不一前輩和幸村前輩能保住自己的發球局,以及澳大利亞隊的另一位選手沒有發球類絕技。

上帝聽到了堀尾的祈禱。

但祂只聽到了一半。

——日本隊保住了發球局。

而澳大利亞隊的另一位選手和他的搭档一樣,能打出“超光速粒子”。

裁判:“2:1,澳大利亞隊領先。”

“交換場地。”

在響起的國歌中,澳大利亞隊的兩名初中生再次擊掌慶祝。

“就和諾亞說的一樣。”

“獲勝只是時間問題!”

幸村看向不一,不一向他小幅度地點了點頭。

一旁休息區的日本隊眾人沒有錯過這一幕互動。

跡部意味深長:“看樣子他們在計劃著什麽啊。”

仁王附和地“puri”了一聲。

除了當事人,沒有人知道場上兩人的計劃,只能繼續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