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Insta達人·悠鬥也用Messenger。

他和米卡互關了賬號。

米卡從Messenger上給他發消息, 悠鬥會在Ins端收到。

米卡入鄉隨俗,也下載了Line。

切原看著正在注冊Line賬號的米卡,用“第一次知道”的語氣道:

“原來德國人不用Line啊。”

歸國子女·越前酷酷道:“切原前輩, 在美國也很少有人用Line。”

“真的假的?那他們用什麽?”

“Messenger,或者p吧。”

在切原和越前說話時, 米卡注冊好賬號,找到悠鬥的ID, 添加為好友。

他看著光禿禿的界面, 評價:“和Messenger也沒有什麽區別。”

悠鬥正在通過米卡的好友申請, 聽到對方的話, 認真回答:“有的。”

“Line有貼紙。”

米卡:貼紙?

悠鬥喜歡Line裏的貼紙。

貼紙能傳達說話的情緒, 也能讓人更好地認識自己。

坐在他前面的山田同學曾經說過:

[沒想到伏黑回復消息時會用貼紙,有點意外, 不過這才是伏黑吧。]

悠鬥不知道的是:開學第一天,班上的同學都以為他是獨來獨往的人,生活中難以接近。直到他在聊天室裏發了貼紙,讓他們發現了他的另外一面。

——悠鬥和他們想象中的“性格冷淡孤僻”“封鎖心扉”“不願意和人交往”形象完全不搭界, 只是不太擅長表達情緒。

為了方便米卡理解, 悠鬥選了一張兔犬的貼紙發過去。

Yuuto:[嗨.JPG]

米卡看著悠鬥發來的、看起來既像兔子又像狗的粉色卡通小動物, 下意識問:“這是什麽?”

悠鬥回答:“貼紙。”

“不, 我是問這個……”米卡嘗試用語言描述,“看起來又像兔子又像狗的……”

悠鬥懂了,介紹道:“這是兔犬。”

切原在一旁補充:“是在日本大受歡迎的卡通角色。”

米卡“不懂潮流”的樣子讓切原想到了真田副部長。

不過真田副部長雖然不懂潮流, 但他很喜歡兔犬, 而米卡——

米卡應該不是真的不懂潮流,只是他是德國人,所以不懂日本的潮流。

想通這一點, 切原好奇地問:

“德國也有在年輕人中很有人氣的卡通角色吧?是什麽?”

他得到的回答是:“我不知道。”

切原:不、不知道?

“你這家夥不是德國人嗎?”

這和他是不是德國人無關。

米卡不知道德國年輕人之間流行什麽卡通角色——畢竟在進入德國代表隊之前,他的身邊都沒有什麽同齡人。

他又沒有像其他人那樣正常上學。

米卡的學籍在瑞士一家涵蓋小學、初中和高中的私立學校裏。

由於“身體原因”,他只在每個學期的學期末飛去瑞士,參加學校的考試。

柯尼格家聘請了十幾位德國頂尖的老師上門授課,因此,米卡幾乎沒有去過學校,也沒有和同齡人相處的經歷。

他也不需要這種經歷。

“就算我知道德國流行什麽卡通角色——又為什麽要告訴你?”

米卡和切原差不多高,但他在看向人時習慣微微擡起下巴,營造出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你是誰啊?”

悠鬥的記憶開始飛快倒帶。

停在談話剛開始的那一刻。

悠鬥:!

他確實沒有向米卡介紹切原前輩。

不同於越前君,切原前輩在表演賽裏沒有上場,所以對米卡來說,切原前輩是陌生人。

悠鬥進行緊急補救:“他是切原赤也,是我所在網球部的二年級王牌。”

被米卡的一句“你是誰啊”輕輕松松挑釁到,又因悠鬥的回答而迅速降溫的切原:原來那句話是這個意思啊。

根本不是這個意思的米卡:“……米卡·柯尼格。”

換作跡部或君島中的任何一個人在這裏,都會對米卡的姓氏做出反應,畢竟他們認識其他幾位“柯尼格”。

而在場的五人裏,只有切原在聽到“柯尼格”後睜圓眼睛。

“柯尼格是那個德國跑車制造商的名字吧?難怪你這麽有錢。”

悠鬥對跑車不太了解,但他十分信任切原前輩。

原來米卡家是制造跑車的。

“那是‘科尼塞克’。”

米卡猶嫌不夠,又補了一句,“而且是瑞典的汽車品牌。”

雖然不知道“柯尼格”是什麽,但知道有個跑車叫“科尼塞格”的越前:

切原前輩和伏黑還差得遠呢。

米卡還想再說點什麽,他的手機傳來一下振動。

是Q·P發來的消息,問他在哪兒。

米卡沒有回復。

他看完消息後,直接將手機塞回口袋,起身對悠鬥說:“我要回去了。”

他還會再來的。

悠鬥沒有聽出米卡的言外之意,他跟著起身,和米卡告別:“正式賽見。”

切原和越前覺得就這麽告別好像少了點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