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進京

九月十五這天, 黎青執在廟前村辦了個酒席。

他之前考上秀才都辦了酒席,這會兒肯定也要辦。

黎青執之前辦的酒席都挺鄉土化,桌椅碗筷全是跟左鄰右舍借的, 這次卻不同。

提前幾天,朱前就安排人將黎青執家的老房子休整了一番, 當天,朱前更是關了他的酒樓, 將酒樓裏的桌椅用船裝了, 全都送到廟前村。

朱前酒樓的大廚,也帶著他們用慣了的廚具, 來到村裏。

黎家原本的泥房子地上鋪了磚頭, 墻上掛了竹席,被收拾得雅致漂亮, 中間則擺了幾張八仙桌,這是貴客吃飯的地方。

房子旁邊,用竹子和竹簾搭建起一個臨時的大廚房,房子前面黎家原本的菜地,乃至隔壁姚家的菜地都被推平了, 這裏也擺了一些從酒樓送來的八仙桌,是供那些普通客人吃飯的地方。

外面路邊, 則用七八個門板和條凳鋪了個矮矮的“長桌”。

在廟前村,人們辦酒席要是客人少,會跟村裏人借桌子讓大家都坐著吃, 要是人多, 就會用門板和條凳鋪個“長桌”, 親戚來了之後盛上一碗飯,自己去夾了菜, 蹲著或者站著吃就行。

黎家親戚少,一直都是借桌子辦酒席的,今天鋪這“長桌”,是為了辦流水席。

到時候這裏會放上用大陶盆裝著的菜,甭管是不是跟黎家有親戚關系,來這邊道賀的人拿個碗說幾句吉利話,就能排隊盛菜吃,沾一沾黎青執這個江安省解元的光。

這天,黎青執一大早就來了廟前村。

他看到常瞻帶著兩個徒弟,正跟朱家酒樓的兩個大廚一起準備等會兒辦酒席要用的菜肴。

這些人各顯神通,擬定的菜單黎青執看過之後,恨不得馬上就能吃到。

此外,外面還用磚頭和泥土搭了臨時灶台,朱家酒樓後廚的幫工和店小二正用那灶台做簡單的大鍋菜,這是等下要供給流水席的。

沒到中午,來吃酒席的人就陸陸續續到了。

像汪縣令、朱前這樣的,都能進屋裏坐著吃飯。金父金母、黎老根、金小樹這樣自家的親戚,也能在屋裏吃飯。

金大伯一家、錢長生錢大夫人他們,還有王姐徐夫人等等,他們就只能在外面的八仙桌上吃飯了。

這次,像隔壁姚艄公家、金小姑家、金大姑家這樣親戚關系比較遠的,甚至沒有受到邀請,只能去吃流水席。

“黎青執一發達,就看不起我們了,請都不請我們!”姚振富憤憤不平。

姚艄公瞪了他一眼:“你給我安分點別亂說話!”他們家跟黎家,本來就沒啥親戚關系,只金茉莉跟金小葉是堂姐妹。

但這種關系……就算金家沒分家,也大多不往來,現在金家還分家了!

其實黎青執不請金大伯一家都是可以的,按照村裏的習俗,出嫁女往往只跟父母還有親生的兄弟姐妹往來。

以前黎青執請他們,是因為黎家親戚少,兩家作為鄰居還多少有點情分,但現在那情分早就耗光了。

“爹你怎麽還幫他們說話?他們辦酒席甚至用上了我們家的地,憑什麽不請我們?”姚振富道。

姚艄公冷笑:“他們辦酒席用我們家的地又不是沒給錢!”

他們家的菜地確實被推平了,但人家給了一兩銀子做補償!

就地裏那點菜,哪裏值一兩銀子?

姚母這時候拿了幾個碗出來,分給家裏人:“我們去流水席那邊排隊吧,我看到他們做了好幾個菜,我們一人盛一碗,盛了就回家吃飯。”

姚振富不願意去,覺得丟臉,也不想去恭喜黎青執。

姚母也不管他,將多了的一個碗放在旁邊,拉著同樣拿著碗的孫子孫女去排隊了。

他們廟前村的村民,已經有很多人在排隊了,還有其他村子的人趕來排隊。

黎青執見隊伍有點長,就跟負責流水席的人說了一聲,讓他們先開始分菜。

至於正經的酒席,那還是要等中午再開席的。

流水席那邊熱鬧起來,黎青執看到金柳樹的妻子帶著兒女也去排隊了,他們是能吃正席的,現在去排隊,應該是想多拿點菜帶回家。

黎青執看了眼,開始跟早早來了的汪縣令還有朱前他們說話。今天這酒席,其實不是他自己出錢的,也不是他籌備的。

他原本打算趁著月中崇城小學放假,在崇城小學的食堂簡單辦一辦,但周圍人都不同意。

朱前他們給他送了不少禮品,他大多沒收,這些人就堅持要幫他辦這個酒席。

考慮過後,黎青執沒拒絕。

他要是表現得太冷淡,非要跟這些人劃清界限,這些人可能會不安。

總之,這酒席黎青執沒花一分錢,用的錢是朱前跟崇城縣商會的商人一起湊的。

至於舉辦的地方……這年頭辦酒席,都是去老家辦的,朱前就把辦酒席的地點定在了廟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