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沈家

府城。

張巡撫又一次打開食盒, 從食盒裏拿出厚厚一沓紙張。

這是黎青執按照李兆留下的文稿整理出來的《治水策》。

他沒顧上吃飯,迫不及待地看起來。

這書裏寫了很多東西,比如水災之後要如何防止瘟疫的發生。

裏面提到的一些做法, 是他聞所未聞的,但在書裏簡單解釋了這麽做的原因之後, 他立刻就意識到,這麽做是對的。

照著這書去處理水災, 真的能減少損失, 多救活一些百姓!

這是一本好書,也是一本奇書。

張巡撫覺得這本書值得反復閱讀並背誦, 他還覺得, 那些想要當官,正在考科舉的學子, 都該去看看這書。

這書,幾天前他只看了一個開頭,就已經開始可惜李兆了。

等他看完……張巡撫長嘆一聲。

想到李兆五年前就已經去世,他的心情說不出的惆悵,許久之後, 才把心腹叫來,讓他謄抄一遍, 然後給沈家送去。

張巡撫那心腹在謄抄《逃荒錄》的時候,還會問張巡撫幾句,比如煢獨散人是怎麽做到寫書寫那麽快的, 但現在, 他什麽都不問。

他只想快些把書抄好, 再快些將書印出來。

禾興府是個好地方,但時不時也會有水災, 事實上六年前,禾興府就有一些地方被水淹沒。

只是這裏水網密布,又靠近大海,所以即便發生水災,洪水退去得也會比較快,而不像有些地方,洪水來了之後久久不退。

不管怎麽樣,有一本告訴人們,水災之後要如何做的書,實在太好了!

《治水策》講了預防水災的辦法,但也表示水災非人力所能阻止,它裏面寫得最多的,還是災後要如何救災,以及霍亂、傷寒、痢疾之類的水災後常見的病症要如何預防以及護理。

張巡撫身邊的人將之抄好,就飛快地送去沈家。

沈家家主已經在等著了。

他的船隊早已準備好,本來再過兩天就要出發。

現在遲遲沒有出發,就是想把《治水策》給印刷好。

一萬套《逃荒錄》已經全部印刷好,開始裝訂了,但《治水策》……煢獨散人還沒有寫完。

船隊每多耽擱一天,都要損失很多錢,可即便如此,他還是打算等煢獨散人將書寫完,等他將書印刷出來,然後再出發。

不管是《逃荒錄》還是《治水策》,沈家家主都看了。

他自認是個冷心腸的人,但看《逃荒錄》的時候,卻也覺得無比難受。

尤其是看到裏面的人滿懷期待地等著官府來賑災,結果什麽都沒有等到的時候。

此外……他看《逃荒錄》的時候,就覺得那盂縣縣令李兆是個好的,然後……《治水策》出來了!

毫無疑問,李兆是個很有本事但好官。

可惜這樣一個官員,被砍了腦袋,還是滿門抄斬!

何其可悲?據他所知,六年前玉溪府水災賑災銀兩失蹤,跟晉王有很大關系,而呂公公老家就在玉溪府,他因為這件事,跟晉王愈發水火不容。

等這書被送去京城,呂公公必然開心,而晉王黨,將會受到沉重打擊。

他們沈家投靠呂公公,一開始其實是被迫的。

但不管是什麽原因,他們都已經站在了呂慶喜這邊,那就要好好為呂公公做事。

按照他了解到的情況……呂公公絕對是比晉王好上幾倍的主子。

而晉王一向記仇,他們沈家,興許早就被晉王恨上了。

沈家家主最怕的,就是晉王繼位!

遠遠看到張巡撫的人過來,沈家家主笑容滿面。

然後,他就見到那個一向少言,幾乎不跟他說話的年輕人道:“《治水策》已經寫完,煢獨先生說他近日不會再寫書。”

沈家家主心頭的大石落下,立刻往書坊走去。

崇城縣。

《逃荒錄》和《治水策》,黎青執加起來寫了一個月。

他寫得挺累的,寫完之後也就想休息幾天,為此,還特地跟張巡撫說了一聲,說他暫時不會寫書。

這天早上起來,意識到自己不用再奮筆疾書……黎青執心情極好地下樓,親手做早餐。

他做了鹹菜肉絲面,每碗面條上,還都放了一個金燦燦的荷包蛋。

黎大毛黎二毛吃得特別高興,畢竟黎青執不做飯的日子,他們天天吃粥。

“爹,面條真好吃!”黎二毛嘴裏含著面條,聲音含糊。

黎青執道:“你爹的手藝,就不可能不好吃!大毛二毛,你們想吃餃子嗎?”

“想!”黎大毛黎二毛異口同聲。

崇城縣的人幾乎不吃餃子,他們家更是從來沒吃過。

黎大毛他們知道餃子,是因為黎青執給他們講故事的時候講到過。

“今天中午,我做餃子給你們吃!”黎青執道。

他寫的兩本書總字數超過二十萬,掙到了兩千多兩銀子……黎青執覺得應該要好好犒勞一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