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辣椒

距離張知府在臨湖縣“大開殺戒”, 已經過去了一個月。

張知府起初一直待在臨湖縣,處理臨湖縣的各項事宜,甚至京城那邊來人調查他的時候, 他都還在臨湖縣。

對於自己幹過的事情,張知府供認不諱, 但並不認錯。

他一邊應對京城那邊來調查的人,一邊安頓臨湖縣的百姓, 一直到十天前, 才回到府城。

忙了大半個月,又得知了那麽多慘案……本來身體就不太好的張知府直接病倒了。

不過雖然很累, 還病了一場, 但張知府的心態很平和。

畢竟他早就接受自己會死的結果了。

可現在……這人說了什麽?

他升任巡撫了?

張知府懷疑自己聽錯了。

那個跟張知府有仇的,禾興府的同知也懷疑自己聽錯了。

同知是知府的助手, 在府衙的地位,僅次於知府。

知府是正四品的官職,同知則是正五品的官職,巡撫的話……那是從二品的官!

張志儒殺了那麽多人,出了這麽大的事情, 怎麽可能升官?還是升成巡撫!

這人不願意相信,張嘴想問, 但廂軍那位姓陳的統領搶在他前面開口了:“這位大人,張大人升官了?升了巡撫?”

那來報信的人笑容滿面:“對,陛下下旨, 讓張大人當江安省巡撫。”

“這不可能!”那個同知還是不願意相信。

報信的人也不管他, 又對張知府道:“張大人, 恭喜啊!”

滿臉絡腮胡的陳統領更是喜出望外:“張大人,恭喜恭喜!之前真是對不住, 我聽了一點捕風捉影的話,誤會了你!”

張知府:“……”

張知府之前將廂軍帶去了臨湖縣,但在婁家人離開臨湖縣,臨湖縣沒有危險之後,他就讓廂軍離開了。

他已經有段時間沒見這位廂軍統領,本來還想好好道歉,沒想到情況突然就發生了變化。

“對了張大人,我們千裏迢迢過來有些累了,張大人,您找個地方讓我們休息一下?”那騎馬來報信的人開口。

張知府總算回過神,立刻就帶著這人和他的手下往府衙走。

進了府衙,這人讓自己的手下去休息,自己則是跟張知府單獨說話:“張大人,陛下讓下官帶了東西給您。”

“陛下有什麽賞賜?”張知府問。

意識到自己不用死之後,張知府心裏湧出一股熱意。

陛下不僅沒有殺他,還升了他的官……陛下是認可他做的

事情的!

陛下的大恩大德,他無以為報,只能今後當好巡撫,多為百信謀福。

他希望大齊能長治久安,延綿不絕!

“張大人,陛下給您補了一份密旨。”這人拿出一卷密旨給張知府。

張知府看到這密旨,就知道自己為什麽會沒事了。

陛下站在他這邊,給他補了密旨,如此一來,他做的事情就不算有錯了!

“多謝陛下厚愛。”張知府熱淚盈眶,他雖然問心無愧,但假傳聖旨一事確實做得不對……

“張大人,京城的事情您還不知道吧?我給您說說?”這人笑著問。

張知府洗耳恭聽。

這人也不賣關子,把京城發生的事情說了。

他是皇帝心腹,自然站在皇帝這邊:“陛下先接到了您參晉王開采笠湖石,以至於害死許多百姓的折子,當時就發作了晉王,不曾過了兩天,又接到了您的請罪折子。陛下知道您愛民如子,不會冤枉嚴縣令,但此事確實不好辦,他就裝了病,又讓呂公公宣揚婁家的罪名。”

張知府聽到這裏,愧疚萬分。

他一個臣子,竟然勞累皇帝為他裝病,實在不應該。

“可惜沒多久婁家人就進京了……”這人說了說京城前段時間的情況。

這一切張知府早有預料,聽的時候,倒也沒有特殊感覺。

“張大人,您能平安無事,其實跟一本書有關。原本京城的人都在說您公報私仇,結果呂公公拿出一本書,還找了說書先生四處去說……朝中官員和京中百姓因此知道了臨湖縣的情況,都說您是個好官,陛下這才能順利保下您。”

“書?”張知府有些吃驚。

“就是這書,叫《沉冤錄》。”這人從懷裏拿出幾本書交給張知府,然後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張知府,這書因為是呂公公拿出來的,所以現在很多人覺得您是呂公公的人。”

張知府沒怎麽在意這人後面說的話,他愣愣地盯著面前的書看了一會兒,將之接過打開。

這書裝訂得很不好,裏面印刷得也不好。

張知府簡單看了看,就發現有字印錯了。

當然錯了字並不影響閱讀,最重要的是……這書是黎青執寫的!

之前黎青執去臨湖縣找他,他親眼看到黎青執在寫這書!

他知道黎青執寫書是想幫他,但他覺得已經來不及了,結果……黎青執竟然把書寫出來了?還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