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傳開

皇帝眼睛不好, 不是自己看書的,而是讓人將書念給他聽。

他聽了許久,其實也就聽了兩本, 還剩三本書沒聽。

他已經累了,沒有精力去聽, 就讓人把書放在一邊,躺在床上閉目休息。

他之前就對晉王咄咄逼人的態度感到不滿, 聽了兩本書之後, 不滿的情緒更是達到頂點。

張志儒確實做了錯事,他之前有想過要懲治張志儒, 但現在……他開始考慮要怎麽保下張志儒。

貴妃和呂慶喜悄悄地離開皇帝的寢宮。

貴妃道:“那些百姓是真的慘, 唉!”

貴妃姓柳,她是貧苦出生的, 還是家裏的第三個女兒……

遲遲沒有生下兒子的爹娘對她並不好,還給她起名叫“別來”。

之後,她才七八歲,就被爹娘送去富戶家當丫鬟。

大齊選秀都是從民間選的,被選中的女子進宮之後雖然有可能當妃子, 但大概率是當一輩子伺候人的宮女,所以很多人不願意去。

但她身不由己, 就被送去了,還選上了。

她進宮的時候十五歲,啥也不懂被分去照顧才十三歲, 在宮裏無人關注的皇帝, 然後跟著皇帝, 經歷了很多風風雨雨。

這十幾年,她的日子過得極為富貴, 但早年的經歷,卻也讓她知道百姓不容易。

“老百姓自古就慘,”呂慶喜倒是已經不傷感了,只道,“娘娘,您照顧好陛下,陛下他最是心軟,接下來指不定就要夜不能寐……”

他家陛下是個好人,心腸特別軟。

這不,只是幾本書,就改了他的主意。

不過這書寫得實在好……呂慶喜舔了舔自己嘴唇,他覺得要是京城的人都看過這書,肯定沒人會同情婁家人。

跟貴妃說了一會兒話,呂慶喜就出了宮。

書是木掌櫃送進宮的,他立刻讓人把木掌櫃找來。

木掌櫃沒耽擱,帶著常端去見呂慶喜。

常端沒想到事情竟然會進行得這麽順利。

來京城之前,他以為見到呂慶喜很難,結果……他到京城的當天晚上,竟然就見到人了!

呂慶喜在民間的名聲並不好,常端有點怕這人,他跪在地上,都不敢擡頭去看,然後就聽到一個尖利的,跟常人不同的聲音,開始問他臨湖縣的事情。

常端是臨湖縣本地人,再加上張知府審訊婁家人的時候,他全程參與……他繪聲繪色地說起臨湖縣的情況來,說到動情處,聲音都哽咽了。

“你獻上的書,可有多拿幾本?”呂慶喜問。

這書……他覺得應該馬上找人去印刷或者抄出來!

常端道:“千歲爺,我們一共帶了一千套書進京,加起來五千本,我身邊只有兩套,剩下那些,已經有人去四處分發了。”

呂慶喜愣住,他正想找人去印,結果這人已經帶來這麽多書了?“跟你一道進京的人在哪裏?”

“千歲爺,我也不清楚他在哪裏,進京之後我們就分開了,但他肯定會將書分發出去……千歲爺,這書的故事都是能拆開的,您可以找人抄錄,再找說書先生去酒樓茶館念一念。”常端擡起頭,希冀地看著呂慶喜。

呂慶喜是能聽進去別人的話的,聞言道:“這主意不錯。”

常端發現呂慶喜沒有傳聞中那麽可怖,又道:“千歲爺,您還可以找人排些戲文,比如張知府怒斬嚴縣令之類,演給百姓看……”

呂慶喜聽著覺得有點熟悉:“你說的這個,張志儒好似在禾興府幹過?我記得他專門排了戲文誇自己。”

常端有些尷尬:“那不是張大人幹的……”

呂慶喜冷哼了一聲:“你們準備的倒是充分,都把五千本書帶進京城了……張志儒好得很啊,連我也利用上了!想讓我給他揚名是吧?”

“千歲爺,張大人他絕無此意,都是我自作主張……”常端不停磕頭。

常端很害怕,木掌櫃對呂慶喜有些了解,卻知道呂慶喜沒生氣。

其實他們都清楚,眼前這人應該不是張志儒安排的,不然張志儒哪用得著在臨湖縣大肆殺人?他安排一些人把書送到京城,婁家和嚴縣令就完蛋了!

群情激憤之下,晉王肯定會大義滅親。

而且張志儒……應該也不願意求他們。

木掌櫃也不管一直磕頭的常端,對呂慶喜道:“千歲爺,您想不想讓張志儒吃個虧?”

“珍珠你有什麽主意?”呂慶喜立刻問。呂慶喜心裏清楚,常端給他出的主意很好,事實上,他就是打算這麽幹的。

但他心裏不痛快。

他不喜歡張志儒!張志儒之前還罵過他!

他憑什麽找人寫誇張知府的戲文?都還沒有過誇他的戲文!

“千歲爺,您可以對外放話,說張志儒去禾興府,是您的主意,說他是您的人,”木掌櫃笑起來,“本來就是千歲爺您聽說了臨湖縣的事情,才讓他去禾興府的,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