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辦法

臨湖縣血流成河, 這件事在短時間裏不會傳到京城去,但在禾興府,卻以最快的速度傳開。

苟縣令很喜歡黎青執送來的鹵味。

這鹵味真的很好吃, 不說他胃口大開,就連他那個一直嫌棄崇城縣, 覺得這裏的菜難吃的兒子,都吃了不少。

苟縣令打算找人去問問黎青執, 問這鹵味是哪裏來的。

縣城的各種吃食他都吃過, 但從沒吃到過這麽好吃的鹵味。

然而苟縣令還沒找人去問,突然有人進來, 對著他開口:“大人, 臨湖縣出大事了!”

“臨湖縣出啥事了?”苟縣令一邊用竹簽剔牙,一邊問。

那人道:“張知府砍了嚴縣令。”

“啥?”苟縣令被嚇了一跳。

苟縣令跟嚴縣令接觸過, 對嚴縣令挺有好感的,還打算找機會去嚴縣令那裏,炫耀一下張知府給他的墨寶。

可現在……他聽到了什麽?

那下人道:“大人,從臨湖縣來了一些人,說張知府把嚴縣令砍了……”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苟縣令問。

那下人帶來一個人, 那人原本是嚴縣令的船夫,見過苟縣令, 嚴縣令出事後他很害怕,就跑來了崇城縣。

在苟縣令的追問下,他哆哆嗦嗦地說了緣由。

苟縣令這才知道, 嚴縣令勾結婁家貪了不少錢, 臨湖縣的茶園也沒有受災。

他看到的茶園不是婁家的, 而那些好茶園,都在婁家名下。

婁家還占了臨湖縣大半的地卻不交糧稅。

當然, 嚴縣令還幹了其他一些惡事,總之不是個好人。

“他竟然是這樣的人,我之前壓根沒看出來……等等!”苟縣令突然想起一件事——張知府曾讓他去臨湖縣調查茶園受災的情況。

他一直以為自己將這事兒完成得很好,畢竟後來張知府送了他墨寶。

但現在回頭看看……嚴縣令在臨湖縣犯下累累罪行,而他一點沒發現!

他竟然還跟張知府說,茶園真的受災了!

張知府會怎麽看他?會不會覺得他一無是處什麽都不會?

苟縣令的心一下子就涼了。

更讓他擔心害怕的,是臨湖縣的那些事情在崇城縣也有,就是沒臨湖縣那麽嚴重,比如說有些人家不交糧稅。

在張赟權倒台後,他處理過一些人,但並沒有處理幹凈——有些人都主動倒向他了,他總不能一點好處都不給對方。

張知府現在殺了嚴縣令,會不會也來查他?

不對啊,張知府一個知府,他怎麽敢殺縣令?

苟縣令驚慌不已,恨不得立刻將崇城縣上上下下收拾幹凈才好。

苟縣令一邊派人去臨湖縣查探情況,一邊把崇城縣本地鄉紳還有朱前這樣的大商人都叫來。

出了這樣的大事兒,他們肯定要商討一番。

苟縣令知道臨湖縣的事情的時候,那些被他叫來的人,其實也都已經知道了。

臨湖縣離得不遠,崇城縣一些商人,在臨湖縣也是有鋪子的。

他們還有一些親朋好友在臨湖縣!

出了這樣的事情,臨湖縣那邊自然有人匆匆過來,將這件事告知他們。

他們一開始還以為是假的,但後來跟其他人一聊……這竟然是真的!

這些人震撼不已,又有些六神無主,然後苟縣令就派人來找他們了。他們立刻去了苟縣令那裏,一行人開始研究臨湖縣到底出了什麽事情。

這天下午,他們陸陸續續得到了一些臨湖縣傳來的消息,等天黑之後,苟縣令派去臨湖縣的人,還帶回來臨湖縣的具體情況。

張知府在臨湖縣進行公開審訊,一口氣殺了幾十人,這幾十人裏,還有半數姓婁,是晉王的親戚。

苟縣令腿都軟了。

那可是晉王!

他來崇城縣當官之前,拜訪過一些人,當時他們都覺得,將來坐上皇位的,會是晉王。

老晉王暴斃後,當今聖上雖然處置了晉王一系的人,但並沒有將之清理幹凈,後來聖上又一直沒兒子……

朝堂上差不多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倒向了晉王!

呂慶喜這個大太監雖然風頭正盛,收攏了一批人,但願意跟著太監混的人……反正都不怎麽樣。

要不是陛下給了呂慶喜很多權力,呂慶喜是沒辦法跟晉王鬥個平分秋色的。

甚至於,因為陛下給了呂慶喜太多特權,朝中一些原本對晉王無感的大臣,還開始接觸晉王……

苟縣令跟人討論過,覺得陛下可能會從宗室遠親裏選個人過繼到自己名下,但一個沒接受過帝王教育的人,又哪裏鬥得過晉王?

張知府現在這麽做,可以說是把晉王得罪了一個徹底,他能有好下場嗎?

苟縣令想了很多,最擔心的還是自己。

崇城縣這些鄉紳吵吵鬧鬧的,給不了他一個好主意……苟縣令不想跟他們浪費時間,轉身離開後,想把黎青執叫來討個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