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建碼頭

苟縣令心情好, 也就點了不少菜,還一直招呼黎青執多吃點。

吃了一會兒,苟縣令問黎青執:“聽說賢侄打算明年下場參加縣試?如今都讀了什麽書?”

苟縣令已經跟黎青執認識好幾天了, 但之前幾天他們一直在商量對付張赟權的事情,並沒有探討過學問上的事情。

現在, 苟縣令想要摸一摸黎青執的底。

要是黎青執學問好,他可以給黎青執一個案首, 要是黎青執學問不好, 他指點一番,也一定能讓黎青執過縣試, 哪怕是後面的院試府試, 應該也不成問題。

不過後來的舉人試,就要看黎青執自己的本事了。

黎青執之前去見李秀才, 已經經歷過一次這樣的事情。

他既然打算走科舉道路,在學問上自然不會藏拙,黎青執當即表示,四書五經他都已經背熟,不同的人的注釋也背了一些, 但在寫文章上還有所欠缺。

苟縣令跟李秀才一樣震驚:“四書五經你都會背?”

“我記性不錯。”黎青執笑笑。

苟縣令當場就提了些問題,讓黎青執回答, 黎青執對答如流,看得出來他對典籍非常熟悉。

“好!”苟縣令驚喜不已。

黎青執這基本功太紮實了!

有這樣紮實的基本功,何愁科舉不成?

而且黎青執能背下這麽多東西, 也足以說明他天資聰穎。

至於黎青執在寫文章方面有所欠缺……黎青執家中並不富裕, 難以拜名師, 文章寫得不好再正常不過,接下來多練練就行了。

苟縣令越聊越興奮, 對黎青執的印象也越來越好。

如果苟縣令現在還年輕,遇上黎青執這樣一個有天賦的學子,他或許會心生嫉妒,但苟縣令年紀不小,科舉路也已經走完了。

他現在是個縣令,他所在的崇城縣出的秀才數量多,或者出了舉人進士,這都是他的政績!

黎青執的學問越好,給他帶來的好處越大。

苟縣令當即表示,黎青執在學業上若是遇到問題,可以找他請教,還說他書房裏有許多書,可以借給黎青執看。

黎青執當即起身,作揖道謝,順便明裏暗裏誇獎苟縣令,送出一頂又一頂的高帽子。

這麽幹的同時,他還不忘品嘗桌上的美食,吃的比另外兩人加起來還多。

不過吃得差不多之後,黎青執就停了筷子,也沒有提打包。

在苟縣令面前,還是要注意一些形象。

一頓飯吃得賓主盡歡,而他們離開的時候,說書先生依然在說苟縣令的故事。

苟縣令嘴角一直是往上翹的。

黎青執沒有跟苟縣令客氣,他跟苟縣令借了兩本書,才離開縣衙。

黎青執現在可謂是春風得意,另一邊,洪暉卻是陷入低谷。

洪暉原先在崇城縣名聲極好,是城中百姓公認的年輕一輩裏學問最好的人,大家還覺得他溫文爾雅,是個謙謙君子。

但洪家縱容他弟弟毆打下人的事情損傷了他的名聲,這也就算了,現在孫舉人的名聲也一落千丈。

他不僅沒了一個大靠山,城中百姓甚至還覺得他跟張赟權說不定是一夥的。

唯一的好處,大概就是他不用娶張赟權的女兒了。

洪暉很清楚,作為孫舉人的弟子,他是沒有辦法跟孫舉人撇開關系的,因而孫舉人出事後,他一直在安慰孫舉人。

不過今天中午,他離開了孫家,又一次在酒樓宴請那個向金小葉下了大訂單的商人。

這個商人姓吳,名叫吳白川,他的生意做得很好,雖然遠比不上朱前,但也算不錯了,有一艘屬於自己的大船。

吳白川做的生意,主要就是將江南的東西送去京城售賣,再買些京城的東西,運到江南售賣。

江南的東西樣式新穎,很受京城人士的喜愛,京城的東西呢?運到江南之後說這是宮裏娘娘都在用的,自然就有人很多人搶購。

不久前,吳白川在崇城縣閑逛,無意中路過成衣鋪子,看到店裏的夥計在兜售據說是從府城傳來的花樣新奇的小物件,就上了心。

他南來北往見過不少東西,但這樣新鮮的花樣還是有一回見,這東西要是送去京城,肯定會有很多人買。

不過吳白川知道,這應該不是府城傳來的,他剛從府城那邊過來,在府城那邊,他可沒見著這樣的東西。

稍稍一打聽,吳白川就打聽到了金小葉,給金小葉下了個大訂單。

府城那邊有個大商行,打算在十一月初組織船隊前往北方,他交了錢,他的船可以跟著那個船隊一起走。他們這船隊會在過年期間到達京城,到時候絕對能大賺一筆。

為了能賺錢,哪怕是大冬天的北上,他們也在所不惜。

吳白川沒打算在訂單上動手腳,畢竟金小葉要的價格不高,就這個價格……他將貨物送去京城,翻個兩倍賣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