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李秀才

朱尋淼見過金小葉, 得知黎青執讓金小葉給他帶東西,立刻走了過去。

金小葉拿出一卷卷起來的紙,將之給了朱尋淼:“朱少爺, 這是我家阿青這段時間寫的東西,他讓我給你。”

黎青執用左手寫字到底不怎麽習慣, 也就寫不出來指甲蓋那麽大的字,這一個個的字, 基本上都有瓶蓋大。

如此一來, 寫四萬字的稿子用的紙也就有點多,分量不輕。

朱尋淼將之接住, 心裏就升起喜悅來——他終於又有書看了。

金小葉這時候又道:“我家相公說他的字寫得有點潦草, 要麻煩你找人謄抄一遍才能見人。”

“我知道了,我會找人謄抄的。”朱尋淼道。

“他交代的我都說了, 家裏還有事,朱少爺,我回家去了!”金小葉跟朱尋淼說了一聲,手上的竹竿一撐,那小船就離開河埠頭, 往廟前村的方向而去。

“朱兄,那是誰啊?”朱尋淼的一個同窗好奇地問朱尋淼。

“是我一位好友的妻子。”朱尋淼道。

朱尋淼的同窗聞言皺眉:“朱兄, 你那好友……”

“怎麽了?”朱尋淼見他像是有話要說,不解地問道。

這人道:“朱兄既然問,我就直說了, 你那好友即便家中貧困, 需要妻子做些活計補貼家用, 也該讓妻子在家中做針線活才對,怎麽能讓妻子出來撐船拋頭露面?朱兄, 你該提醒一下他,讓他別讓妻子做這般有傷風化的事情。”

崇城縣商業發達,對女人也就不像某些地方那麽約束。

走在大街上,時常能看到女人打理鋪子做小生意,河面上,撐船的船娘也有不少。

又因為女人能掙錢,自己有收入,崇城縣的女人地位不低。

可即便如此,在大部分讀書人看來,女人就不該拋頭露面。

朱尋淼聽黎青執說過金小葉,黎青執言語間對金小葉滿

是感激,說要不是金小葉,他之前可能會餓死……也因此,朱尋淼雖沒怎麽跟金小葉說過話,但很欣賞金小葉。

現在金小葉不過是撐個船,怎麽就有傷風化了?

朱尋淼冷笑了一聲:“方兄當真是君子,不如從街道這頭往那頭走,勸那些出來討生活的女子回家去!”看那些人不打死他!

“你……”這位方姓書生漲紅了臉。

朱尋淼又道:“先生的家眷還每日來學堂送飯,方兄也可去提醒一番。”

朱尋淼說完就走。

他這個同窗名叫方子薦,方子薦家境一般,能讀書全靠母親和姐妹做針線活掙錢,跟徐啟文的情況相似。

大概是看徐啟文跟他走得近得了許多便利,方子薦就想與他交好,只是這個方子薦太過迂腐,實在讓他生厭。

這人之前竟然勸他,讓他父親放棄做生意當個地主,說是這樣他就不會被人看不起了……

他父親真要不做生意,他還能有現在的生活嗎?!

他又不蠢!

朱尋淼回到家中,就迫不及待地拿出那厚厚的一疊宣紙,看了起來。

太好看了!

這破案的故事,一點都不比他父親做生意和他丁叔快意江湖的故事差!

不,應該說還更好看!

朱尋淼看書的時候,金小葉已經回到了廟前村。

她的船在廟前村的河埠頭停下後,就有一些村裏人圍上來:“小葉,你那還有袖套嗎?”

“我想要個圍裙。”

“小孩子的罩衣有了嗎?”

……

金小葉拿到黎青執那五十兩銀子之後,就買了許多布料,再加上朱前送的布料,她一下子就有了很多布。

有了布之後,金小葉就讓王姐和徐夫人做了一些樣品出來,再讓她們將布料裁剪好,讓其他人照著樣品做各種東西。

朱家送的布料,金小葉只給那些手藝精湛的人,讓他們幫著做東西,她還提供了一些花樣,讓她們務必把每一樣東西都做得精致。

用這些布做出來的東西,是要賣給有錢人的。

她買的次品布料,則走實惠路線,因為眼下天還不是特別冷,金小葉就讓她們先做了一些袖套罩衣圍裙之類,在崇城縣和附近的村子兜售。

夏天大家的衣服可以天天洗,但冬天就不一樣了,很多人總共就一件棉襖,那是要連著穿好幾個月的。

可想而知,幾個月下來那棉襖會有多臟。

孩子就更不用說了,一到冬天,那些孩子鼻子下面就會掛上鼻涕,他們還喜歡用袖口擦……洗幹凈的棉襖穿上身之後,要不了多久,袖口那裏就已經臟得不行了。

因而有條件的人家,會在棉襖外面加一件衣服,但在農村,多的是沒條件的人家。

大家就會想辦法給孩子做個袖套,或者只有前面和袖子,可以反著穿的罩衣。

做袖套和罩衣所需的布料,比做一件完整的衣服要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