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自信的法國海軍(第2/3頁)

“那麽,在西班牙王國海軍未被齊國人吸引而去,我們的海軍能否配合陸軍拿下整個薩丁島?”路易十四轉頭看著他的海軍國務大臣塞巴斯蒂安·勒科諾伯爵。

“陛下,即使西班牙人將其所有的海軍戰艦全都抽調至地中海,我們法國海軍也有信心將其擊敗。”塞巴斯蒂安·勒科諾伯爵頗為自信地說道:“至於掩護陸軍攻占薩丁島,那對我們海軍而言,更是一件極為輕松的事。”

塞巴斯蒂安·勒科諾之所以如此自信,甚至表現的有些狂妄,皆托法國海軍實力在近十幾年來得到快速的擴充。截止到目前,法國海軍已擁有160多艘戰艦和近四萬海軍士兵。船舶建造基礎、流程和相關制度也已經相當完善。這個時候的法國海軍規模已經接近英荷兩國的總和,達到歐洲第一(也是世界第一)的水平。

法國海軍之所以取得這般成就,離不開剛剛去世的前財政大臣兼海軍國務大臣柯爾貝爾。自1669年執掌海軍以來,法國海軍經費年年上升,在1671年便達到了驚人的1300萬法郎——是1662年的四倍多,遠遠超過其他國家。

在這個時期,法國的造艦運動達到頂峰。科爾貝爾決定讓國王的艦隊擁有世界上最偉大、最優秀的艦只,於是為大艦隊訂造了兩艘最為華麗的、以太陽王稱號所命名的排水量達2400噸、裝備120門青銅火炮的巨型旗艦。它們分別是皇家路易號與皇家太陽號。

之後,柯爾貝爾又建造了兩艘以王室成員命名的排水量達2000噸、100炮的巨艦,皇家太子號與皇家公爵號。這四艘巨艦將法國的造船技術與精湛的巴洛克風格手工藝發揮得淋漓盡致:每艘戰艦的尾樓與側舷上部,都飾有以金箔覆蓋的精美雕塑。當時法國的戰艦往往以黃、藍為主基調,加上百合花圖案或是金色裝飾,堪稱海軍史上的藝術品。

同時法國頒布《海上大法》,施行船員登記制,讓商船中有航海經驗的船員可以隨征隨到,確保海軍官兵能隨時得到及時的補充。另外,科爾貝爾還在土倫與羅什福爾仿齊國海軍軍官培養模式,成立了專門培養風帆戰艦指揮官的海軍學校,以提升法國海軍指揮官的專業技能和軍官素養。

要知道,此時的法國陸軍在歐陸也是所向無前,先後經過“遺產戰爭”、法荷戰爭和“歸並戰爭”的洗禮,法國在陸上幾乎就是無敵存在,成為歐洲第一個實現陸海雙霸權的國家。此時的法國在北美的加拿大和路易斯安那、中美洲的聖多明各、巴巴多斯、瓜德羅普、多巴哥和格林納達以及非洲的塞內加爾、波旁島(即留尼汪島)等地都建立了廣闊的殖民地。

羽翼漸豐的法國海軍早在法荷戰爭時期便已初露崢嶸,雖然當時未能徹底掌控北海和英吉利海峽的制海權,但卻表現出極為不俗的實力。

由於法國獨特的地理位置與路易十四的野心所及,法國海軍必須一分為三:在南部的地中海、西部的比斯開灣與西班牙沿岸,以及北部的英吉利海峽、北海,都需要一支相對獨立的海軍的存在。

比斯開灣和英吉利海峽及北海地區,因為擁有英荷兩大傳統海上強國的存在,法國海軍若是想謀取上述地區的海上霸權,勢必會遭到英荷兩國的強力阻擊,難度不小。

相較而言,因為西班牙國力的持續衰落和奧斯曼帝國海軍實力的孱弱,稱霸地中海,對法國海軍來說,就顯得比較容易多了。

你看,西班牙海軍連一支奔襲數萬裏海路而來的齊國特遣艦隊都奈何不了,被人家打得滿頭是包,那麽,在面對實力更加強大的法國海軍,豈不是更加不堪。說不定,他們在聽說法國海軍出港後,只能瑟瑟發抖地躲在某個港口,眼睜睜地看著法國戰艦橫行於地中海,奪取一座座關鍵的海上要沖。

……

12月2日,巴黎。

在寒風的吹拂下,小雨斜斜地飄灑在地上,其中還夾雜著細小雪粒,落在臉上和脖頸處,讓人感到一股徹底的冰涼。

兩輛馬車駛過汙穢的街道,在濃濃的雨霧中,穩穩地停靠在齊國駐巴黎公使館門口。幾名被雇傭的法國侍者見狀,立即奔至馬車處,撐開手中的大傘,恭敬地將馬車上的客人迎下馬車。

“張鴻臚,孫公使,兩位一路辛苦了!”齊國駐法國武官、海軍翎麾校尉(中校)裴山林將一行人迎入公使館,臉上帶著探尋的神情,“跟法國人談得如何?他們是否願意為我齊國海軍開放幾處港口,以為日常補給停靠?”

“他們何止願意開放港口,人家還想聯合我們海軍,共同攻擊西班牙人的海上領地!”齊國駐歐總代表張松和笑著說道:“他們對西班牙據有的幾座地中海島嶼,懷有強烈的覬覦之心。薩丁島、西西裏島,甚至連西班牙本土不遠的巴利阿裏群島都想一股腦地攬入懷中,以此徹底奠定他們在地中海的海上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