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日本,太窮了!(第2/3頁)

小物成征收的主要是山林、原野、河海等方面以及農民手工業方面的稅收,種類繁多,有三手、川役、鹽役、糖篙役、布役、棉役、紙役等眾多名目,幾乎涵蓋了農人所有的消費領域。

至於冥加、運上等雜稅,主要是對大名領地內的工商業、漁業等方面的課稅。

在農人完稅前,所有的農人是禁止吃大米、買賣大米,需將大米運到城下或領地內的米倉,同時還要受到嚴格的檢查,稍不合格就會被沒收或者退回。

費盡千辛萬苦、大致能繳清年貢的農人算是比較幸運的。那些不能繳清年貢的農人才是真正的悲慘。完稅前,不僅本人,責任人莊屋也要被扣為人質。捆綁、拷問、打入水牢,不僅要散盡牛馬、田地、家財,還要賣掉妻兒來繳稅。

盡管,在征收年貢的方針原則上,幕府與各藩都有相同之處,那就是“年貢的征收量要恰到好處,盡量讓鄉村百姓半死不活”(此話相傳系德川家康的諭令),但隨著日本國內各藩財政的日益困頓,許多藩國境內甚至根本無法做到“讓鄉村百姓半死不活”,而是直接壓榨至“餓殍遍地,鄉間哀鴻於野”。

因而,被明國吞並的弘前藩、八戶藩領地上百姓,並沒有因為遭到異族統治,而產生更多的抗拒和排斥。對他們而言,無非就是換了一個新的“藩主”繳納年貢而已。

然而,讓他們驚喜的是,這位新來的“藩主”,比起弘前津輕氏和八戶南部氏的統治,卻是要寬松得多。不僅取消了各種有關農人的身份地位、生活方式等諸多方面的限制,還將此前高額的年貢,予以大幅降低,租率全部定為“五公五民”,施惠於廣大百姓。

野村潤一在兩年前,第一次吃到了大米,穿上了柔軟的棉布衣服,住上了溫暖的土屋,這讓感到幸福之余,也不禁熱淚盈眶,發自內心地表示要向明國“家主”效忠,誓死捍衛這個國家。

在日本,只有藩主和高級武士,以及莊屋等村吏可以穿絹、綢,普通農人只能穿沒有任何花紋的黑色或藏青色的棉、麻,而且袖長和肩長也有限制。農人在束發時,更是連發帶都不能使用,只能用稻草。

至於大米,那只能是藩主、中高級武士才能吃到(但也不是天天能吃到),中農以下的農人主要以雜菜粥——一種在麥子、粟米、稗子中摻和切碎的幹葉、蘿蔔煮成的食物為食。在陸奧北部地區,野村潤一若在平時能吃到稗子做成的糠飯,就已經算是上等的美食了。

盡管,明國政府依舊會派發許多雜役,修建城池和道路,開挖河溝和水庫,以及在農閑時節被征召為鄉兵,前往沿海港口或者南部邊界地區服役若幹期限。

但野村潤一還是對明國政府報以強烈地支持和擁護,因為,他們最起碼讓底層百姓的生活稍稍改善了一些,勉強能吃飽肚子了,各種人身地位和生活方式的限制,也較以前大為放寬,讓人不再感受此前那種對生活充滿無限的絕望。

“河邊可有什麽異動?”

院子裏,數十名明軍官兵正在圍著一團篝火用餐,一名排長見野村潤一等人進來,斜著眼睛瞄了瞄他們。

“回長官,河邊沒有……任何……異動。”野村潤一操著不太流利的漢話,腰身一躬,大聲地報告。

“嗯,先喝口酒暖暖身子吧。”那名排長抓起身邊的一個小酒壺,丟給野村潤一。

“謝長官!”野村潤一接過酒壺,感激涕零,朝那名排長重重鞠了一個躬。

“吃了午飯,好生休整半日。”那名排長笑眯眯地看著野村潤一等幾名被征召而來的輪值鄉兵,“今晚,跟著我們到河對岸走一遭。”

“啊?……”野村潤一聞言,愣愣地看著那名排長。

“對岸的那處哨所太礙眼了。”那名排長站起身來,扭了扭脖頸,臉上帶著一絲獰笑,“今晚,我們去將它拔了。屆時,一個個都機靈一點,勿要放走任何一個敵人!”

“……是!”野村潤一聽了,不由一陣心慌。

怎麽,這是要故意挑起事端,制造沖突,準備要打仗了嗎?

……

12月26日,大坂。

鴻池隆雄親切地將兩名齊國商人送出門外,並親手替客人拉開車門,送上馬車。

作為大坂城中最為有名的貨幣兌換商(高利貸),鴻池隆雄享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因為,他憑借雄厚的資本,不僅給無數的商人和農村發放高利貸,而且還敢給予那些陷入財政危機的大名發放貸款。他還將資本投放在自己開發的河內大和川流域的新田開發上,一舉邁入大地主階層。

兩年前,齊日戰爭結束,在不到一年時間,這座遭到戰火破壞的城市,便迅速恢復了曾經的繁華。而且,大坂作為五大開埠之一的城市,隨著眾多齊國商人和商品的湧入,經濟繁榮,商業活躍,更甚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