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秦軍改制(第3/3頁)

“陛下勿憂。”馬惟興見皇帝話語中有些蕭然,連忙寬慰道:“北明雖然戰力稍強,但其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國小而力弱,且人口不豐,難以與我大秦長期相持。只要我大秦發力猛攻,必然可以將明軍盡數逐出朝鮮。甚至,我大秦可借著勝勢,從遼東和朝鮮兩地直接攻入鎮州,斷其一臂。如此,北明若不屈膝獻降,那麽最終將被我大秦逼入絕境,勢窮而敗。”

“若如此,我大秦也就不要過日子了。”孫可望搖搖頭說道:“朝鮮戰事已歷一年多,便耗費國帑兩百八十多萬兩白銀。為此,戶部官員早已苦不堪言了。”

“陛下……”馬惟興有些擔憂地看著皇帝。

“齊國人又提出了新的調停方案。”孫可望面無表情地說道:“朝鮮認我大秦為宗主國,但其位於東南方的全羅道、忠清道、慶尚道和西北的鹹寧北道,為北明的勢力範圍,享有特殊利益,並允於地方自治。作為補償,北明向我大秦賠償軍費白銀三十萬兩。”

“北明將來會不會將朝鮮東南三道和西北鹹寧北道直接吞並了?”

“不會。”孫可望搖搖頭說道:“齊國人說,為了避免將來秦明再次發生沖突,不會允許北明吞並上述朝鮮領土,與大秦勢力範圍直接接觸。不過,不排除以後在那些地方另建一個高麗王國,以為秦明之間的緩沖。”

“如此……也好。”馬惟興偷偷地瞄了一眼皇帝的神色,似乎沒有憤怒的表情,陪著笑,應和道:“為了一個小小的朝鮮,勞師遠征確實有些不值當。這北明僅占了朝鮮東南三道,將大部分朝鮮地盤都讓與我大秦,還賠付……三十萬兩白銀,多少也讓我大秦挽回一點……那個……那個損失。”

“我大秦軍制是到了要改一改的時候了。”孫可望看著馬惟興,鄭重地說道:“朝鮮戰場,我大秦軍隊不論是在裝備上,還是指揮機制上,甚至在軍心士氣上,皆不如北明軍隊,以至於在擁有絕對的兵力優勢情況下,反而處處受制,連連敗北,使得我大秦國威受損。於此,朕是難以釋懷的。”

“軍制改革?”

“不錯。”孫可望堅定地說道:“咱們技不如人,就得老老實實向人家學習。齊國軍隊數十年來,在幾乎所有的戰場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實乃強軍之範。小小的北明僅學其皮毛,便有這般不俗戰力。既如此,我大秦軍隊,亦可效仿之!此事,朕將委於卿,籌辦我大秦新軍。”

“臣,遵旨!”馬惟興立時站起身來,向皇帝深深一躬,大聲應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