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流放之地(第2/3頁)

馮義良緩緩地從床板上坐了起來,雙手使勁搓了搓臉,起身走到監室門口。

“有勞李頭了。”

“二十年前,我也是軍人,算是與你有半個袍澤之情。如此,何談有勞,無勞的?”李寶順打開牢門,將馮義良帶了出來,然後冷冷地掃了一眼監室內其他幾名看過來的犯人,又將牢門重新鎖上。

“是真的有人來探視,還是我受刑的日子到了?”馮義良淡然地問道。

“瞧你這話說的。”李寶順聞言,不由笑了,“若是帶你受刑,那可不止我一人過來提你了。再者說了,你這個案子,說不定還有反復,怎麽著也不會讓你馬上就被判決受刑。”

“呵呵……”馮義良慘然一笑,“三條人命,而且還是弑父殺弟的人倫大罪,如何會有反復?”

“……”李寶順聽了,神情不由一滯,隨即微微嘆了一口氣,“事出有因,大理寺的法官定然會酌情判決的。就算是皇帝陛下聞知,也會法外開恩,下詔赦免於你的。”

半年前,馮義良在休假返鄉未及半月,便持利刃,殺死繼父和兩個同母異父的弟弟,誤傷親母,這等驚天大案頓時震動全國,引起無數人的集議。

事情起因非常畸形,且有違人倫。繼父在馮義良於海軍中服役期間,逼奸其妻,肆逞淫欲;他的一個同母異父的弟弟窺破此事,非但不予制止,反而以通奸其父的名義,脅迫其妻與之歡好,並勒索錢物。

當馮義良返家之時,妻子竟然已懷身孕七月之久,讓他倍感意外和羞辱。在逼問之下,妻子哭訴告知實情,並於當晚羞愧地懸梁自盡。

馮義良悲憤之際,持利刃奔至繼父家中,當場將其殺死在屋裏,隨後又於村外農田中,再殺同母異父的二弟。在行兇過程中,他的親母和另外一個同母異父弟上前阻攔,亦被其分別殺傷和殺死。

當村裏的鄉兵和鎮上的警察聞訊後,急忙前來抓捕時,馮義良在將妻子安葬後,遂棄械就縛。

針對這起大案,國內民眾反應不一,有人為馮義良喊冤叫屈的,認為他手刃繼父和同母弟,事出有因,是在為淩辱的妻子報仇;也有人覺得馮義良弑父殺弟,違背孝義和人倫,應予重懲,以維護傳統“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道德標準。

軍方在聞知此事後,竭力為馮義良辯護,聲言,馮義良因妻子受辱,而奮起激情殺人,當屬維護己身正當權益和名譽。另外,馮義良的繼父非為親生,不因以孝義之名而論其罪。

再者,他的繼父乃是數十年前,鄭芝龍底下海盜身份招攬而來。加入海軍未幾年,便數因度違反軍紀,被強行除役。在地方也是向來橫行不法,多有跋扈之舉。

此次,他竟然以父輩之名,行逼奸繼子之妻惡行,乃屬十惡不赦之輩。即使不被馮義良所殺,但其行為,也是悖人倫之大罪。馮義良的同母異父弟,更是惡行昭昭,竟然辱嫂欺兄。

總之,這幾個玩意,該殺!

馮義良亦當屬無罪!

但齊國通行的《刑法大典》中,卻有明確之原則,即,殺人者償命。更何況,馮義良是在白日之中,眾目睽睽之下,連殺三人,更是誤傷其母;其妻在含辱自盡時,也未予及時制止。

因而,大理寺的一些法官認為,馮義良在此案當中,雖其請可憫,但其行不可恕,當判以重罪。

“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和壞消息。”當馮義良被獄警帶到探視房間時,坐在那裏等待多時的齊子業立即開口說道。

“好消息是什麽?”馮義良笑了笑,看著獄警離開房間後,便坐在了齊子業的對面。

“……”齊子業愣了一下,“你記得當年在海軍學校和艦船上服役時,你總是要先問壞消息是什麽。”

“關了半年多,總要聽聽有關我的好消息吧。”

“狗日的,你這般不按套路問話,搞得我都不知道如何組織語言了!”齊子業瞪了馮義良一眼。

“你好歹是我齊國的一位親王殿下,而且還是一名中階海軍軍官,注意你的言行呀!”

“行了,不跟你瞎扯了。”齊子業說著,臉上露出幾分喜悅,“長安的最高大理寺將會判處你槍決。”

“……”馮義良眨了眨眼睛,看著齊子業臉上喜悅的表情,有些詫異,“這是好消息?”

“嗯,身為軍人,當然要死於槍炮之下。”齊子業鄭重地說道:“這還是大理寺為了維護我們軍方的體面和顧忌你是一個軍人的尊嚴,才做出的判決。……畢竟,殺人是要償命嘛。”

“……”馮義良沉默不語,低頭想了一會,然後面帶祈求的神情,“所有同學和袍澤之中,你條件最好。我也不矯情,想將我其中兩個最年幼的孩子托付給你,只需將他們養大成人,可以自食其力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