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來自英國的使團(第2/3頁)

“弗洛雷斯,你考慮得非常周到。”馬特塞克總督點頭說道:“作為公司的高級商務參贊,我現在就授於你全權,負責巴達維亞以及我們在東印度群島各個商站據點的糧食儲備工作。哦,真該死,現在只要漢洲的經濟事務出現任何變動,都會對我們東印度公司造成劇烈的震動。”

“總督大人,我認為,漢洲以後對東印度群島的影響力只會越來越大。”弗洛雷斯苦笑著說道:“也許,我們東印度公司在不久的將來,也會成為漢洲經濟事務中的一部分。”

“或許吧。”馬特塞克總督聳了聳肩膀,“即使如此,那我們東印度公司在漢洲的未來經濟事務中也必然是其最為重要的一環。”

截止到去年底,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貿易額已突破六千五百萬荷蘭盾,幾乎占據了整個世界貿易額的三成。它目前擁有一百二十多條運輸船,近三十艘大型武裝商船,三萬八千多名公司職員和近六千人的私人武裝。公司股票的分紅,長期保持在百分之四十的收益率。可以說,荷蘭東印度是這個世界上最為富有,也是最為強大的股份公司。

因而,馬特塞克總督才敢說出這般非常有底氣的話語。

“總督大人!”一名軍官敲門進入房間,“有三艘英國商船請求入港,他們聲稱是受他們國王派遣,準備前往漢洲訪問,需要在巴達維亞做短暫停留休整。”

“英國人要訪問漢洲?”馬特塞克總督看了看弗洛雷斯,臉上充滿了驚訝的神色,“他們這是要跟漢洲人和解,並準備建立正式外交關系嗎?”

——

英國遠東特使莫裏斯·麥克米倫子爵坐在一輛荷蘭人提供的豪華馬車上,透過玻璃窗戶,觀察著兩邊的街道。

巴達維亞不愧為東印度群島上最為奪目的一顆明珠,不論是人口規模,還是商業繁華程度,都遠遠超過其他歐洲國家設立在東方的殖民據點。街道兩側,店面商鋪林立,無數的商人和顧客往來其中。

令人驚訝的是,巴達維亞的市政街道居然比歐洲的大多數城市都要幹凈整潔,地面上沒有歐洲城市裏那種司空見慣的屎尿橫流景象,而且城裏也沒有太多的乞丐和無業流民。

城裏有歐洲面孔的人,也有黑瘦猥瑣的當地土人,但更多的卻是東方面孔的人。

“麥克米倫勛爵。”英國東印度公司駐巴達維亞高級經理西蒙·斯蒂文見麥克米倫好奇地注視著路上的華人,便恭敬地向他介紹道:“華人在巴達維亞城裏是僅次於當地土人的第二大族群,人數可能在一萬五萬到一萬八千人,他們受尼德蘭人和漢洲人雙重管理。嗯,確切地說,這裏的華人雖然在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管轄範圍內,但是也受漢洲保護。因而,他們的政治和經濟地位較高,在巴達維亞具有一定的話語權和管理權。”

“我很好奇,漢洲在印度地區都顯得那麽強勢,為何會容忍尼德蘭人繼續占據這座近在眼前而且又非常富饒的城市。”麥克米倫子爵饒有興趣地問道:“據你們東印度公司反饋,國王陛下在印度地區的王室領地—孟買,就是被漢洲人通過卑鄙的手段將其奪去。孟買及其附屬幾座島嶼,不僅貧瘠,而且人口、商業都遠遠不如巴達維亞。難道,他們只是在針對我們英格蘭人?”

“麥克米倫勛爵,漢洲人與尼德蘭人的關系密切程度,可能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西蒙·斯蒂文說道:“他們不僅在經濟領域進行深入而又廣泛的合作,甚至在軍事方面,也有著非常密切的合作。數年前,我們在和尼德蘭人發生戰爭時,漢洲就向尼德蘭人提供了大量優質火炮和鋼鐵。他們還在印度地區,為尼德蘭人提供武器彈藥以及必要的後勤補給,使得尼德蘭人得以輕松地封鎖和襲擊我們東印度公司的商站據點和往來商船。不得不承認,漢洲在這十多年裏,確實在針對我們英格蘭人。”

“那麽,我們的這次訪問漢洲之行,很可能會無法取得既定的目標?”麥克米倫子爵問道。

“那也未必盡然。”斯蒂文小心地說道:“尼德蘭人之所以和漢洲人保持如此密切的關系,無非是經濟利益上的深度捆綁。而我們英格蘭也可以與漢洲在商業方面進行更為深入的合作。漢洲人把持著茶葉、瓷器,以及絲綢等東方特殊商品的源頭。而我們英格蘭完全可以替代尼德蘭人,成為他們漢洲在歐洲的貿易代理人。要知道,我們英格蘭目前還是歐洲地區最大的茶葉消費市場。另外,漢洲還生產大量優質而廉價的棉布。當然,漢洲人的棉布相較於印度棉布而言,因為距離上的差距,會有一定成本劣勢。但我們也並非不能加大采購他們生產的棉布,只不過會損失一些貿易利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