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四章 偉大的航行(終)(第3/3頁)

在此短暫停留兩日後,艦隊官兵於群島各處埋設了數塊齊國界碑,以宣示領土主權。隨後,艦隊繼續向東行駛,朝著漢洲的家園方向挺進。

7月3日,探索艦隊開始調整航向,方位東北,進行最後一段的航行。

7月14日,探索艦隊在距離漢洲西南海域六百多公裏處,遇到兩艘來自巴達維亞的捕鯨船。

在這個時期,要論海上捕鯨能力和技術,荷蘭人稱第二,就沒人敢稱第一。自從十幾年前得知漢洲南部海域有大量鯨魚出沒後,便吸引了十數艘荷蘭捕鯨船的到來。這些來自北海、巴倫支海的海上勇士們,以漢洲西南和東南幾個府縣為前出基地,不斷地在南太平洋和南印度洋往來巡航,搜尋和捕殺鯨魚,然後再就地售賣於漢洲人。

相較於在北海和巴倫支海捕殺鯨魚,這些遠涉萬裏來到此處的荷蘭捕鯨船獲得的收益會更高。因為,漢洲人不僅會將大量高附加值的鯨油、鯨皮和鯨骨買下來,而且也會將那小山般大小的鯨魚肉也予以收購。雖然鯨肉的售價很低,但總比此前將其無謂地丟棄至大海中,要多一份進賬不是?

當兩艘捕鯨船的水手們聞知,這兩艘齊國的探索船歷經一年時間,完成了一次高緯度全球航行的壯舉,無不肅然起敬。要知道,在這個時代,探索一條新的航線,而且還連續跨越三大洋,穿過兩大洲,這是何等艱辛,途中又是何等的兇險。

捕鯨船上的船員們紛紛貢獻出本就不多的新鮮物資與探索艦隊官兵,以表達他們的最大敬意。

告別了兩艘捕鯨船,探索艦隊官兵們懷著極度的渴望,向著即將抵達的漢洲大陸飛速駛去。

7月18日,上午十時,歷經一年,跨越數萬裏,繞行地球一圈的探索艦隊,抵達了漢洲西南地區的泰安(今澳洲西南部奧爾巴尼市)。

當地官員和數百民眾聞訊後,紛紛湧到泰安碼頭,熱烈歡迎這些安全歸來的海上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