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七章 呂宋分艦隊的謀劃(第2/3頁)

呂宋總管區當即從夷門島(今菲律賓棉蘭老島西南方的巴西蘭島)、會寧堡(今菲律賓棉蘭老島西南方的三寶顏市)動員了兩百多名鄉兵,在兩艘武裝商船的掩護下,登陸和樂島,與駐紮在此的兩個陸戰排和一個中隊的忠義軍(日本流浪武士組成)匯合。

隨後一個月,又陸續從汝寧堡(今菲律賓宿務市)、平安島(今菲律賓東部卡坦端內斯島)抽調了三百多名鄉兵,陸續派往和樂島,使得島上齊國武裝力量達到七百余。

5-6月,齊軍數次挫敗阿布巴卡素丹和文萊聯軍的登陸企圖,斃傷土人一千余。

7月29日,齊國海軍呂宋分艦隊以兩艘專業戰艦、十二艘武裝商船的強大海上力量,在塔威塔威島西北海域,大敗阿布巴卡素丹和文萊聯軍,擊沉擊傷大小船只六十余艘,斃傷土人兩千余。

當齊軍聞知山打根王城現在只有不到兩千守軍,而且,城中有阿布巴卡素丹在沙巴地區搜羅的大量金銀玉器,以及錫、玳瑁、生絲、稻米、燕窩等物資,以此準備酬謝文萊素丹王國的慷慨派兵相助。

齊軍帶隊軍官對此不由心動不已,加之東王麾下將領不斷慫恿許諾,兩家聯軍三千余眾,隨即在8月6日,棄塔威塔威島上殘存的數千敵軍不顧,直接掉頭往北,在海軍艦船的掩護下登陸山打根港,對這座蘇祿王國的臨時王城,發起了進攻。

可憐蘇祿素丹國王阿布巴卡繼位尚不到半年,費盡心血,還施以重賄,邀請文萊素丹國的軍隊穩定局勢,如今卻被昔日國中的亂臣賊子東王一系勾結外邦勢力,打到了王城,眼見著要覆滅蘇祿王室。

對命運萬般不甘的阿布巴卡素丹,在聯軍登陸後,大肆封賞城中將領,竭力鼓起守軍的作戰士氣。同時,派人急速前往文萊素丹國,請求再次予以支援,挽救陷入危亡的蘇祿王室。

聯軍在勸降不成後,花費了一天時間,從船上卸載火炮十余門,布陣於王城外數百米的地方,對城墻猛烈轟擊。

當王城南面一段數十米的城墻垮塌後,東王部隊率先朝著缺口沖了進去,隨後,齊國忠義軍、鄉兵、陸戰隊也跟著殺入城中。

按照事先約定,東王除了許諾未來將協助齊國搶奪巴拉望島外,還將此城中所有繳獲的九成讓與齊軍,而他們僅要剩下的一成。但,包括蘇祿王室成員在內的所有俘虜,必須交由他們處置。

攻占了王城,齊軍在隨後十余天裏,驅趕著城中的土人,將繳獲的財物逐一搬運上船。黃金、白銀、珠寶、玳瑁,以及眾多的錫、生絲、燕窩等貴重物品,全部會解送漢洲本土。而那些稻米、布帛、牲口等生活物資,將會轉運呂宋總管區幾個領地,售賣或分配與轄下百姓。

相較於陸上部隊傾心於搜刮城中繳獲,呂宋分艦隊司令、翎麾校尉(中校)萬長樹與數名海軍軍官卻對山打根這塊地盤起了別樣的心思。

“此處位於婆羅洲東岸,以北為南海,東接蘇祿和呂宋,南臨蘇拉威西島,距離望加錫也僅十余天航程,是俺們齊國規劃的中部航線關鍵節點。”萬長樹站在船頭,伸手指著山打根港的西側,“另外,此處海灣內闊口窄,整個長五十裏,口寬不到四裏,內寬十余裏,且水位足夠深,可停泊眾多千噸以上的大船。若是將此地占據,將會為俺們海軍又增添一處最為重要海上基地。”

“此地乃是沙巴地區最為重要的海港,更是原蘇祿王國臨時王城,估計東王阿布桑殿下不舍得將這個港口送與我們。”禦明號艦長、禦武校尉(上尉)毛錦國笑著說道:“我們要想獲得這處港口,恐怕要花一番心思。”

“無妨。”萬長樹拍了拍船舷,“即使現在無法完整地獲得這處港口,但俺們可以先在此建立一個小型基地。待以後時機成熟,蘇祿國中出現變動,即可拿下這處港口。”

“其實,相較於這處港口,我倒認為,距離此地數百裏外的巴拉望島,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是控扼呂宋和婆羅洲的關鍵節點。”毛錦國擡頭望著遠處的海面,一群海鳥在低空中緩緩盤旋著,等待魚兒躍出水面,“而且,該島歷來為我大陸神州所屬,根本不需要蘇祿東王將其割讓許給我們。它目前只不過暫為土人番邦竊據而已。要知道,在蒙元時,任同知太史院事的郭守敬所做‘四海測驗’的極南點就在那座島上(1279年,著名天文學家郭守敬奉旨進行‘四海測驗’,在南海的測量點在黃巖島,據傳,即為巴拉望島)。”

“巴拉望島由東北斜向西南,縱貫千余裏,地方廣大,土人也有數萬人之多,怕是占了,不好徹底掌控。”萬長樹皺眉說道。

“我們齊國立國十余年,占據的海外領地亦有數十處,但從未做過一步就鯨吞一座大島的先例。”毛錦國悠然地說道:“要知道,作為漢洲本土之前沿的宣化島(今帝汶島),我們齊國可是前後用了差不多十八年時間,才徹底將其納入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