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章 “勞工”(第2/3頁)

4月29日,金華城征召了附近一百多名鄉兵,分乘兩艘小型槳帆船,沿著金華河,便朝內陸深入而來。

武洋雖然懷裏抱著一杆火槍,但右手還是下意識地將肋下的太刀緊了緊,確保自己在危險時可以隨時將之拔出,看著河水兩岸蒼翠的山嶺,心中不由拿此地與日本的家鄉做一番比較。這裏相較於日本,還是太荒僻了,他們沿河已經行了一天,未曾看到過任何有人類活動的跡象。

武洋,原為日本流浪武士,武井洋二。在琉球島被齊國人征召,先是在漢興島作為戍守鄉兵,維持當地秩序。後來,齊國人在蘇祿王國與土人征戰,他隨同數名日本裔鄉兵被抽調至和樂島(今菲律賓霍洛島),帶領兩百余從日本征調而來的雇傭軍,與不斷登島侵來的蘇祿素丹勢力進行拉鋸征戰。

去年七月,齊國人又組織四百多人的武裝,聯合蘇祿東王勢力的部隊,攜帶數門火炮,在四艘武裝商船的掩護下,登陸附近的巴西蘭島,以打擊和削弱臨近的馬巾達瑙素丹王國。

此戰,他們擊潰土人部隊三千余,在火炮轟開城門後,部隊大掠數日,最後一把火將土人王城付之一炬。在戰鬥中,因為自己帶隊豬突猛進,陷入土人重圍,右肩被土人用木矛紮透,幸賴隨軍醫官救治及時,保住了他的命。

戰後評定功績,因為作戰勇猛,被齊國人授予正式國民身份,並提拔為鄉兵中隊長。在今年初,又隨著齊國移民船隊來到金華城,定居於此,任職該地的兵備處,負責征召和訓練當地鄉兵。

今次,受指揮使大人指派,帶著金華城和附近幾個鄉鎮征召而來的一百余鄉兵深入內陸,抓捕土人,武洋作為鄉兵中隊長,深感責任重大。雖然指揮使大人沒有給他下達人數指標,但他卻知道,那個金島礦區銅金儲量巨大,那麽需求的“勞力”也將是巨大的。

來自萬裏之外的明國、日本,以及朝鮮和安南移民,自然不會輕易消耗在環境惡劣的采礦環境當中。而帝汶島的土人近年來消耗太甚,也不能再抽調太多。如此,唯有抓獲更多的當地土著,方能滿足那個礦區的用工需求,為我大齊王國的快速發展,添磚加瓦。

“武大人,右側岸邊山嶺中疑似有煙!”突然,船頭一名仔細觀察兩岸情況的鄉兵大聲喊道。

“嗯?”武洋連忙凝神朝船的右側山嶺望去。

“大人,那應該不像是霧。……應該是煙火。”平三郎在旁邊說道。

平三郎是一名日裔鄉兵小隊長,原名為平井壽三郎,也曾在漢興島服役駐守過,不過,卻比武洋早一年來到金華城定居。

“讓船只找個地方靠岸!”武洋扶著船舷,站了起來,臉上露出一絲笑容,“我們該下去活動活動筋骨了。”

5月1日,傍晚,金華城鄉兵一百余人登陸河水東岸,突襲距離岸邊數百米處土著部落營地,斃傷二十余,俘一百三十五名土著。

隨行兩艘槳帆船將俘獲土著盡數帶回金華城,鄉兵部隊在武洋帶領下,引俘獲土著帶路,繼續深入山谷東北側數公裏處,再次尋獲一土著部落,收獲了七十多人。隨後,鄉兵返回金華河邊,將俘獲的土著全部用繩索捆縛結實,圈在一起。

夜間於河邊宿營時,武洋卻見鄉兵們均顯得神情泱泱的,圍坐在篝火旁,吃著罐頭、烤魚,絲毫沒有了當初從金華城出發時的高昂士氣。掏出酒壺,輕輕地抿了一口,他對此不免有些好笑。

鄉兵之所以如此表現,主要是在攻破兩處土著部落時,沒有獲得豐盛的繳獲。要知道,鄉兵是不拿軍餉的,除了執行任務期間,上頭會發一些少量銀錢或者實物補助外,就沒任何收入了。因而,他們迫切希望,在攻伐土著部落時,能繳獲一些金銀,或者玉石之類的。就如同數月前,那些尋到金島的另一批輪值鄉兵那般,幾乎人人都揣回來一兩塊金子,著實發了一筆意外之財。

而這兩日所破土著部落,幾乎沒什麽值錢和像樣的物什,能引起鄉兵的興趣,難免讓眾人有些心頭失望。

武洋心中也是充滿了失望,不過他內心的失望卻不是因為沒有獲得繳獲,而是對目前這種幾乎是毫無懸念的戰鬥顯得意興闌珊。雖然此前跟著齊國人攻伐呂宋土人,戰鬥也是異常輕松,但好歹對方也有少量火器,鐵質刀劍也配備了許多,打起來也有兩軍對壘的意味。

可威遠島上的土著卻是要落後得多,別說沒有任何火器,就連鐵質刀具也沒幾把,持有的全都是木矛、石塊,在面對半身甲具的鄉兵,根本沒有多少殺傷力。兩天的戰鬥,斃傷俘土著兩百余,而鄉兵僅有一個倒黴蛋被土著的木矛捅入脖頸,不幸陣亡,另外還有五人輕傷,可謂損失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