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章 幸福的煩惱(第2/2頁)

“需要建圍欄嗎?”黑山堡外五百多米遠的一片平地上,聚集了兩百多人的施工隊,在那些具備些許施工規劃的眾少年的指揮下,正在熱火朝天的做著房屋建設地基處理工作。看著外面一覽無余的草甸,齊遠山問齊天,是否需要做防禦設施。

“暫時不用!”齊天想了想,說道:“先將規劃營地四周的房屋建起來,屋頂上多修一截女兒墻,到時候,房屋之間可以用木柵欄連接,這樣,就可以充做臨時防禦設施。”

距離濕季結束還有兩個多月,多蓋些房屋,就可以避免陸續到來的移民免受風吹雨淋的困境。那些木屋雖然可以住人,但連綿的陰雨,導致屋內比較潮濕。而且當初建木屋的時候,那些木頭可沒有經過烘幹處理,雨水浸泡後,濕氣更重。

安居樂業,首先要安居,否則如何讓那些遠涉萬裏來到漢洲的大明移民心安。

按照計劃,滯留在巴達維亞的一千余移民,除部分安置在建業城外,大部分將分配到黑山堡這邊來。他們將清理附近田地,前期將計劃開墾出八千畝農田出來。在農閑的時候,會陸續整治那條被稱為盤溪河流經黑山谷後泛濫的河灣。

河灣處,淤積了數百年,枯枝,樹葉,動物腐屍大量沉積於其中,若能清理出來,當是一片肥沃田地。

“小叔。”當齊天和齊遠山傍晚時,回到建業城,在公共食堂,他遇到了了二哥的妻子,鄭華蓮。

“二嫂。”齊天停下腳步,看著這個還不滿十八歲的嫂子,沉靜的面龐,稍顯慌亂。

“二嬸!”齊遠山恭敬的喊著這個比他大不了多少的女子。

“小叔,大江離開建業城時,讓我幫你們做一套夏衣。前幾天已經做好了,你們……待會來取,可好?”鄭華蓮低聲說道。

“我們都有衣服可穿,怎能勞煩二嫂?”齊天看著這個過分年輕的二嫂,頗有幾分尷尬。她這個年齡,在後世,恐怕還是一個中學生。

不過,在這個時代,女子十六七歲嫁人是常態,十三四歲嫁人,也是有的。齊天不會過多腹誹這種所謂的“早婚”現象,只是心裏面,有一種莫名的心疼那些年幼的新娘。

“怎會勞煩?”鄭華蓮笑了一下,“你二哥和三哥遠航大明,在建業城,也只有你們兩個至親在身邊。而且,大江走的時候,還讓我……多加看顧你們二人。”

齊天愕然,話說,我這麽大的人了,還需要別人看顧?

“二嫂,用了晚飯嗎?”

“剛剛與幾個同伴一起用了晚飯,現在正要回屋,收拾一下庭院。”在建業城停留十幾天,齊大江很利索的砍來一些樹幹枝條,將所住的三間屋子,圍了一個庭院出來。

鄭華蓮對這個丈夫和這個小家,極為滿意,雖然會與其他女子一起到制衣工坊去做工,而且會比較辛苦,工作時間持續六個時辰(十二個小時),為漢洲近一千多人制作各類衣服。但她和所有的女子,都覺得生活在天堂。沒有無窮無盡的捐稅,也沒有地主劣紳的欺壓,更沒有永遠看不到頭的饑餓。

近期,聽聞又會陸續到來一千余移民,使得她們輕松了一陣的工作,陡然又忙碌起來。

“二嫂,下工了,就早點歇了吧。不要再做些其他零碎物件了,小心累壞了自己身體。”齊天忍不住提醒她,不要這麽辛苦,忙完了制衣工坊,又去忙碌家中瑣事。

“無妨的。”鄭華蓮又笑了一下,“工坊裏的活,都是極為輕巧的勞作。比起以前大明家中忙碌,要輕松許多的。……至少,可以吃飽飯。小叔,我想問你個事。”

“二嫂,請講。”

“大江走的時候,說到了大明,會幫我找找家人。他……能找到嗎?會帶他們來漢洲嗎?……我擔心,我爹媽,還有兩個弟弟,有了那10兩銀子,捱不到那麽久……”

鄭華蓮是廣東清遠縣人,被人牙子買到了廣東,然後又被曹雄一股腦的收羅到了漢洲。

但齊大江他們遠航大明,主要是搜羅人口,未必會專門深入內陸尋找一個買女兒的人家。

“會找到的吧。”齊天有些敷衍的說道。在明末這個亂世,破家人散的現象太多了。作為一個微末的海外勢力,能救多少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