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南征百越的大軍浩浩蕩蕩回京,大部分軍隊都還要駐紮在百越,不過戰爭已經停歇,秦朝廷往後會逐漸派遣新的士卒來代替這些久未歸家的士卒。

王賁留下任囂駐守百越,自己則帶著韓信和其余小部分軍隊返回鹹陽復命。

煌煌鹹陽宮,嬴政端坐高台,下方左右則各自分列文武百官。

韓信還是第一次進入鹹陽殿,他悄悄側目打量著左右的百官,而後在和位於中間位置的趙不息對上視線之後眼睛倏然一亮。

趙不息這段時間爵位也升了不少,資助軍糧也算軍功,再加上她這段時間在朝廷中各個部門之間亂串也解決了不少問題,也算做功勞。

如今趙不息的爵位已經達到了第十四級——右更……比韓信也就低上那麽四大級吧。

沒辦法,秦軍功制就是如此,要想快速獲得軍功就要上戰場領兵打仗。

趙不息自然也看到了韓信,她偷偷把手從寬大的袖袍下伸出來比了個大拇指。

自家孩子還是要自己鼓勵。

韓信抿了抿嘴角,臉上忍不住浮現了笑容。

接下來便是大臣在大殿之中念軍功,論功行賞。

只是韓信的軍功實在是太過匪夷所思了一些,就連負責念軍功冊子的大臣都忍不住擡頭看了韓信一眼。

“韓信……領五萬軍大破西甌十萬軍,俘虜西甌王,盡收西甌、駝越二地,按軍功,封大庶長,賜宅百畝,三千金。”

念軍功冊子的大臣舔舔幹燥的嘴唇,心下駭然。

同樣是勝利,自己兵力數倍於敵人兵力而勝和敵人兵力數倍於自己兵力而勝給人的震撼感是不同的。

自己兩個打對方一個贏了沒什麽可說的,可自己一個人三拳兩腳把敵方兩個大漢打暈這個可太值得炫耀了。

和他同樣被震驚到的還有朝上的文武百官。

此時滿朝文武腦中竟然浮現了一個共同的想法——大秦又要出一個橫掃天下的武安君了。

嬴政亦是頗為得意,君王之得意莫過於得到賢臣名將,看來他果然是天命加身,失王翦而又得韓信,天命在他啊。

心情愉悅之下,嬴政也不吝嗇誇獎,他指著韓信告訴百官:“昭襄王有白起,朕亦有韓信,此朕之武安君也。”

百官頓時又吃了一驚。

要知道,就連平滅五國的王翦也只是武成侯而未封君,可如今對這個韓信,陛下竟然說出了“朕之武安君”這樣的盛贊,莫非陛下認為這個忽然冒出頭的小將日後能超越先武成侯的軍功不成?

可隨即看到韓信年輕的面龐,百官又覺得陛下這麽想也很正常了。

比韓信此次的軍功更加讓人驚駭的是韓信的年紀啊……韓信才十七歲,第一次領軍就以少勝多打下了一場足以記入史書的戰爭,而昔日王翦初露鋒芒的時候已經是四十歲了。

當然更重要的是,韓信打仗漂亮啊。比起王翦穩紮穩打的以多打少慢慢磨死敵人,顯然還是韓信這樣以少打多,速攻而勝聽起來更漂亮,在資源消耗上也更省心。

帝王變心就是這麽快,有了能以五萬軍打敗十萬軍的將領,他就不獨愛以二十萬軍打敗十萬軍的將領了。

畢竟人口和糧食產出是需要時間的,同樣的任務,有的人拿了預算完不成任務,比如紙上談兵的趙括;有的人拿了預算有五成概率能完成任務,比如輸贏各半的李信;有的人拿了預算一定能完成任務,這樣的將領已經是名將了,比如王翦、李牧;還有的人,拿五成的預算就能完成這個任務,這樣的人就是白起和韓信,負責給預算的大老板嬴政肯定最喜歡拿錢少幹活多的優秀員工韓信。

嬴政喜歡一個人的方式很簡單,那就是給他賞賜,嬴政此時就越看韓信越滿意,幹脆直言詢問:“愛卿想要什麽賞賜?凡愛卿所求,朕皆應。”

這個許諾也就唯有權握天下的嬴政能承諾了。

官爵富貴,盡在咫尺。

韓信猶豫了一下,他倒是沒想到應該先推辭幾句“臣不敢受”之類的話,韓信的性格就是如此,不懂彎彎道道。

可自己想要什麽呢?韓信想了想,似乎他也不缺什麽東西,現在已經很好了,帶兵打仗就能換到爵位,有主君做靠山他也不用想戰場之外的其他東西,上有王翦和李左車做老師,下有樊噲英布可以給他做先鋒,甚至就連路上遇到的黔首在知道他是黑石子的門客之後都會硬塞給他兩個柿子。

歷史上的韓信自幼忍饑挨餓,又受胯下之辱,多年郁郁不得志,在項羽軍中不受重視,在劉邦軍中一開始也不受重視,直到蕭何舉薦了他之後他才一飛沖天,而那時候他已經二十五歲了,前二十五年的經歷塑造他的價值觀,所以他才對功成名就又那麽強烈的渴望,一定要劉邦給他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