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嬴政沉默了。

趙不息看到嬴政不說話有點著急,扯著嬴政的衣袖:“爹~你就說,還有誰能比我更適合主持編書嗎?李斯淳於越都是外人,扶蘇胡亥都會偏心,只有我,你的女兒不息,對諸子百家一視同仁,對您忠心耿耿啊!”

“其實。”嬴政緩緩開口,“你大可不必帶上胡亥,朕從來就沒想過讓他編書。”

若是還想要大秦朝廷上有人才,那嬴政就不會昏了頭讓胡亥編書,對於胡亥的能力這幾年下來嬴政是看得清清楚楚的了,嬴政都懷疑自己那個基因變異的小兒子胡亥到底有沒有把字認全……

對於自己的女兒對自己忠心耿耿之事嬴政沒有懷疑,可對於趙不息對諸子百家一視同仁這件事嬴政卻抱有不同看法。

嬴政看著趙不息,挑眉:“你對諸子百家一視同仁?朕看著你挺偏心農家的啊。”

“那讓天下黔首都去學農種地不好嗎?”趙不息沒有反駁,而是拋出了嬴政無法反駁的原因。

這倒是,其他百家的弟子多了都不太好,可農家的弟子就算是遍布天下嬴政也不會擔心。

最好人人都去學農,所有沒用的貴族都認同農家的思想去自力更生種地才好,省的大秦的稅賦要養那麽多閑人。

秦國歷代君王都是十分實用主義的君王,秦朝的爵位也只能通過軍功換取而無法通過父子相傳,如白起就算位至武安君,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了,他的兒子也只是普通黔首,想要爵位就要自己殺敵換取。

在嬴政看來,有才能的大臣當然應當多多賞賜,可那些貴族家沒用的紈絝子弟,整日在家中坐享著祖輩積蓄而自己混吃等死,就應該都送去接受農家的教育,自力更生種地養活自己。

不能給他創造價值的人,就是垃圾。

“你說的也有道理。”嬴政想了一下,趙不息喜歡農家醫家和秦墨,這三家的弟子都是能給自己的統治創造價值的人,而且也不會想著爭權奪利亂生事端,若是趙不息摻雜一點私貨進去對自己的統治也是好事。

只是,嬴政打量著趙不息,身高雖說已經七尺了,可年紀卻實打實只有十三歲,還是個半大孩子。

雖說自己十三歲的時候也已經登基稱王了,自己的小女兒也繼承了自己的政治天賦,治理地方頗有一套,可有些東西是天賦可以做到的,有些東西哪怕是有頂級天賦也是無法在少年時候就能做到的。

著書立說就是一件需要時間和積累要遠超於天賦的事情。

哪怕是自己有過目不忘的天賦,可嬴政也認為對於諸子百家的學問了解的深入程度上,淳於越和李斯遠超於自己。

可趙不息給出的理由也沒錯,自己需要的正確思想不是儒家思想也不是法家思想,而是能讓天下人擁護自己統治的思想,此事的確還得是交給自家人更放心。

嬴政沉思片刻,道:“此事不著急,朕打算先讓儒家和法家再吵一陣……”

正好他也能接著這個機會磨練一下他那些被儒家忽悠傻了的子女。

趙不息沒有成功拿下大秦基礎教育教科書的主編權倒也不惱,而是退而求其次提議:“爹,你要是不放心我編基礎教科書,我可以先編兵書和醫書啊。”

嬴政挑眉:“兵書?醫書?”

“對,我們可以建立一個大秦軍校,專門培養對我們忠心的將領,我匯聚兵家百家之長,編一套從入門到名將的教科書供應大秦軍校學習使用。”

趙不息拉著嬴政的手,苦口婆心道:“那這樣日後也不用擔心將領功高蓋主或者兵權被一家掌握了,軍校中出來的將領都是我們自己人,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師徒關系多牢靠啊。”

不愧是他的麒麟女,怎麽每個主意都能撓到他的癢處呢。

嬴政再次心動了。

現在將領培養都是家族培養,兵權世代交接,將領在軍中派系對立的程度不下於朝中各家大臣對立,比如秦朝的軍隊之中,將領幾乎都是王家和蒙家的嫡系。

嬴政倒是不介意這個,總歸只要他還在一日,無論是王家還是蒙家都不敢惹是生非,可萬一自己日後的後人中有不中用壓不住將領的。那後果將不堪設想,小則白起冤案再現,大則江山社稷毀於一旦。

嬴政愛才,哪怕是當年李信帶兵大敗他也沒有治罪於李信,而是依然重用他,他也愛江山,嬴家的江山,必須自他而始,往後秦二世秦三世千秋萬代的傳下去。

無論是君王害怕將領功高蓋主冤殺名將還是名將造反圖謀天下,這都是嬴政不願意看到的。

可如今,嬴政卻仿佛看到了能一計而絕此後患的可能。

嬴政看著趙不息,頗感興趣:“吾女說的對,既然老將領培養的新將領必定會屬於老將派系,那為何朕不能自己培養朕之派系的將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