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既然你已經決定好了,那我們就一起商量一下你到那邊去的細節吧。”趙不息嘟囔著,從自己那堆外衣堆裏翻出來了一個小本子和一節炭筆。

呂雉眼睜睜看著趙不息翻出來本子和筆,又把一堆糖塊、錢袋、印璽、匕首……都塞回了各處的口袋,不由對趙不息身上能裝東西的能力由衷佩服。

看起來普普通通的一身衣服,卻仿佛百寶箱一樣,裝滿了各種零碎玩意。

“主君這麽快就同意我去齊地了?不再多考慮一下,萬一我在齊地不能出頭豈不是平白浪費了主君在我身上花費的心血?”呂雉語氣聽著似乎漫不經心,可實則卻含著一絲微不可查的緊張。

趙不息拿著本子和半根炭筆回來,“我相信阿雉的能力,既然你覺得去往齊地更好,那我肯定只會選擇支持你了。”

“太信任旁人這可做不好主君。”呂雉嘆息一聲。

趙不息盯著呂雉揚起了一個大大的笑容:“我又不是所有人都相信,我相信你,是因為你不是旁人嘛。”

她自己說的這番話趙不息自己都覺得五行缺金木水火,太土了。

可趙不息覺得自己說的就是真心話,歷史證明了呂雉沒有稱帝的野心,還有治理天下的勞碌命,而在和呂雉的相處之中,趙不息也真切感受到了呂雉的能力。

放在穿書文中,她這就是清純小白花女主穿越到了歷經磨難後黑化成大魔王的反派還未黑化的少女時代。

這時候當然是要給她全部的信任,給她友情,給她一切美好的事物和值得奮鬥終身的事業,然後就可以等著過些年收獲大佬效忠了。

她趙不息熟讀的可不僅是史書!

可呂雉卻微紅了眼角,盡管面上還強忍著感動保持平靜,可微紅的眼角還是透露出了她並不平靜的內心。

“若是你在齊地真的發展起來,那才是幫了我們的事業大忙。”趙不息和呂雉趴在一起,對著地圖開始規劃。

趙不息指著代表汪洋大海的那一大片空白:“這裏面有著數不清的財富。”

“我會一種制鹽技術,可以從海水中提煉出鹽。”

趙不息扔出的一句話仿佛一道驚雷在呂雉心中爆炸。呂雉再也維持不了平靜了,緊挨著呂雉的趙不息甚至可以聽到呂雉突然變快的心跳聲。

“制鹽?”呂雉不敢置信再次詢問。

“制鹽。”趙不息給了呂雉一個肯定的答案。

呂雉大腦一瞬間空白了。

她已經不是一年前那個只是空有滿肚子書本學問而沒有實踐經驗的普通人了,經過了近一年的實踐經驗,呂雉對於鹽的重要性太清楚了。

鹽鐵,無論哪一個封建王朝統治者都看重的東西。

秦國自從商鞅變法,就對鹽鐵實行了控制,由官府售賣。只是這個時候鐵還沒有普及,所以鹽就是最重要的東西,鹽稅收是秦朝主要的稅收來源之一。

這個時候鹽的制造成本高昂,食鹽的來源有兩個,一是通過開采陸地上的鹽礦獲得食鹽,這種食鹽的品質較高,比較細膩,只是和鹽市場比起來,鹽礦中開采的食鹽明顯不足以供給整個天下的人食用,所以鹽礦中的上等鹽,唯有王公大臣家中吃得起。

二則是從海水中熬制粗鹽,昔日齊國是七國之中最富裕繁榮的國家,也正是和齊國挨著海邊可以出口粗鹽有密切關系。將海水放在鍋中加木柴小火熬制粗鹽,這是此時最為普遍的制鹽方法,所制出來的粗鹽,顆粒大而粗糙,其中含有許多雜質,味道苦澀,而且價格也並不低廉,可相比於礦鹽,這已經是普通黔首咬著牙能買起的鹽了。

呂雉呼吸沉重,緊緊盯著趙不息:“主君知道的方法,相比於熬制取鹽,成本能低多少?”

“只需要熬制取鹽十分之一的成本。”趙不息狡黠笑笑,“而且提取出來的鹽比市面上的粗鹽要細膩十倍,一點也不苦。”

鹽田曬鹽出現的時間並不晚,在現在沿海一帶也有鹽田晾曬制鹽,只是現在的鹽田制鹽還比不上熬制制鹽的原因是熬制制鹽好歹能除去一部分雜質,可現在的鹽田晾曬制鹽就是挖個坑,把海水灌進去晾曬,曬幹出來的東西……應該叫做鹽和其他物理化學雜質混合物,和直接喝海水沒什麽區別。

真正的鹽田制鹽法的成型要到千年後的宋朝中晚期,一直到那個時候人們才略微掌握了粗糙的提純技術,然後鹽田制鹽才迅速發展起來,食鹽的價格才一降再降,宋朝經濟的繁榮,和其掌握的鹽田制鹽技術有著十分直接的聯系,憑借鹽田制鹽提純技術,宋朝大量的對外出口食鹽,從世界各地得到了數不清的財富。

“這個技術最根本的核心是雜質提取,好在黑石已經掌握了這個技術,我和墨家弟子一起學的,可以用草木灰過濾,然後再蒸發……”趙不息的聲音越來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