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分別待團聚(第2/4頁)

李牧說他不明白。這種事他怎麽可能明白?只有藺贄和蔡澤能解答朱襄的疑惑了。

朱襄先嫌棄李牧沒用,被李牧翻白眼送客之後,又去尋廉頗。

廉頗把朱襄踹了出來。

趙國雖然對不起廉頗,但廉頗仍舊為趙國在荒唐中走向滅亡心情不好。朱襄問到了他的傷心事上,這不是找打嗎?

秦王政得知此事,背著雙手來找朱襄:“舅父為何不問寡人?”

朱襄看著那個眼神中蘊含著炫耀的大外甥,欲言又止。

他不去打擾政兒,當然是因為政兒太忙碌。政兒居然在處理完政務後還有心情來琢磨他的事,真是一點都不覺得累嗎?

朱襄虛心求教:“政兒,你知道為什麽?”

“當然。”秦王政見無所不知的舅父也有愚蠢的時候,心情非常好,“因為他們沒想到自己國家真的會滅亡。”

朱襄傻眼:“啊?”

秦王政道:“他們只是被錢財迷了眼。既拿了秦國的錢,又能借由外部勢力打壓異己,豈不是兩全其美?至於自己國家會不會滅亡……”

秦王政面露嘲諷:“城墻那麽堅固,我就挖一鋤頭便能得到一塊金子,怎麽會就被我挖塌了呢?”

朱襄總覺得這話有些眼熟,好像在網絡上看到過。

秦王政道:“他們雖然說著秦國是他們的退路,但他們都知道,如果自己國家滅亡,他們對秦國也沒有了意義,但他們就是想賭一賭,賭自己死之前,看不到自己的末路。”

朱襄嘆氣:“還是不明白,風險如此大,他們怎麽敢?”

秦王政道:“舅父不明白就不明白,為何要明白蠢貨心裏在想什麽?我們只需要知道他們會如何想,再利用便是。不過我說的那種人還算有點小聰明,知道自己想要什麽。還有一部分人是真的蠢。”

朱襄嘆了一口氣:“蠢到明明看到了那麽多實例,仍舊認為他一定能在秦國飛黃騰達?那他們為何不直接來秦國,從學宮或者軍隊晉升?”

秦王政用看傻子的眼神看著自家舅父:“舅父,如果他們有能讓秦王高看一等的本事,又怎麽會做不忠不義的事被人唾棄?”

朱襄失笑:“也是。”

春秋戰國雖禮樂崩壞,或許連“忠”也不太看重,但對“義”看得極重。若無“義”之人,即使身居高位仍舊會被唾棄。

說通俗些,如果有本事加入對方當個人,誰又想去當狗?那不是當不了人,只能當狗。

朱襄想通之後,不由搖頭。看來他真的對政治一竅不通,狠不下心黑不了心,優柔寡斷心慈手軟,勉強做自己不擅長的事,只會給政兒拖後腿。

“我該辭了丞相的位置,繼續給政兒種田了。”朱襄道,“蔡澤雖不想當相國,但現在他仍舊做著丞相的事,政兒再讓他當丞相,他應該不會推辭。荀子……”

朱襄頓了頓,嘆了口氣:“荀子肯定會護著你,你要好好孝順荀子。”

朱襄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勸身邊人休息。

經歷了許多事,朱襄明白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追求,他們知道自己要付出什麽樣的代價,要過什麽樣的人生。

如鞠躬盡瘁的三代秦王,如馬革裹屍的秦國老將,如慷慨赴死的友人。

朱襄非要他們偷生,那是對他們的侮辱。

荀子也一樣。

現在諸子百家只有法家和儒家聲勢最為浩大,而兩者矛盾其實很深刻。但荀子卻身兼兩家之長,是唯一能按下兩家矛盾,強迫兩家融合的“聖人夫子”。

秦國統一不能沒有荀子這個學術領頭人。

荀子很會養身,雖然精神一直看著不濟,但都一年又一年地挺了過來。

有時候朱襄都懷疑,荀子也有什麽神異之處,能憑借著意志力延續生命,等待秦國真正統一的那一天。

朱襄不會再勸荀子退休。他只希望荀子能夠堅持到政兒統一天下的那一刻。

看到曾經在自己膝頭打滾的孩子完成自己的夢想,荀子才會不留遺憾。

“舅父不陪著政兒了?”秦王政不由帶上了以前的口癖,然後不自在地用袖子遮了一下嘴。

朱襄笑道:“我怎麽沒有陪著政兒?政兒的軍隊開到了哪,舅父就把糧食種到哪。我們同在秦國的天空下。”

秦王政眼中浮現一絲懊惱。舅父又把他當孩童哄。

“秋收過後舅父舅母也無太多事了,來漢中行宮過年。”秦王政命令道。

朱襄失笑:“好。”

朱襄接下來的行程會在齊國、趙國、魏國和韓國指導耕種;雪姬仍舊會幫她家政兒守住南秦,在南秦督促耕織。

待秋收後,雪姬就會押運南秦的布匹和糧食由漢水溯流而上;朱襄就從東邊驅車回西方。分別了一整年的家人,就在漢中行宮團聚幾月。待春風化凍,鶯飛草長,他們再各自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