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漢水釜鬵魚(第4/6頁)

還好,他還記得護送的職責,將權力暫時交給副將,然後與朱襄回到船艙繼續哭。

完全被親父忘記的蒙恬表情復雜。

親父是因為悲傷而忽視了我,還是真的完全忘記我也來了?

蒙武到了船艙,又對朱襄哭了許久,懷念秦昭襄王的好。

秦昭襄王在世的時候讓臣子們喘不過氣,但離世後,他提拔的臣子們就只記得這是一個英明的雄主了。

朱襄這次沒陪著哭。他一邊安慰蒙武,一邊說起新的秦王登基後的一些趣事。

比如藺贄錯失相國之位,蔡澤成了相國,藺贄補上了蔡澤的丞相之位;比如嬴小政獵不到兔子,獵到狐狸都獵不到兔子。

蒙武成功被朱襄逗得破涕為笑。

“藺禮那性格……他故意的嗎?”蒙武抹了抹紅腫的雙眼,“他若想當相國,絕對不會讓太子……讓君上認為他不可靠。”

朱襄嘆氣:“藺禮明明是仗著君上性情寬厚,故意恃寵而驕。他本就不注重權力地位,這些都比不過他自己過得舒服。”

蒙武想了想藺贄的性格,覺得朱襄說得也可能有道理。

蒙武道:“丞相也是高位。唉,當年迎你們入秦,誰想到你們一個個都這麽厲害。”

朱襄促狹道:“你這話可就虛偽了。你當日迎我們入秦的時候,先主親自迎接我們,你還不知道我們厲害?”

蒙武:“……還真是。好吧,那時你們就已經很厲害。讓先主親自出城迎接的賢才可不多。”連應侯都沒有這待遇。

朱襄拍了拍蒙武的肩膀:“擦一擦臉,你兒子也來了,好好和他敘舊。”

蒙武愣了一下,疑惑道:“兒子?”

朱襄也很疑惑:“你不知道蒙恬已經成為政兒近侍,和政兒一起南下嗎?”

蒙武搖頭:“不知道。”

朱襄無奈:“你都不關心一下鹹陽的事?就算不關心,家書呢?沒收到?”

蒙武撓撓頭:“鹹陽離南郡這麽遠,這點小事我不知道不是很正常?”

朱襄想了想,道:“也對。蒙恬剛成為政兒的近侍,我們就南下了。你的家書應該還沒有我們行進的速度快。”

他猶豫了一下,不知道該不該把嬴小政在狩獵中遭遇的事告訴蒙武。

蒙武道:“難道鹹陽出了什麽事?和恬兒有關?”

恬兒……雖然這麽稱呼沒什麽問題,但朱襄不知道為何覺得有點怪異。

“蒙恬卷了進來,確實應該告訴你。”朱襄道,“君上即位不到一年,秦公子就有了爭奪王位的勢頭,試探了政兒。”

蒙武眉頭一挑:“太子之位乃是秦王所定。既然太子之位已定,誰來爭奪就是冒犯秦王的威嚴。”

朱襄道:“確實如此。他們大概認為當今君上為人寬和,不會怪罪他們吧。”

朱襄將當日之事細細道來,但隱藏了自己對秦王柱的談話。

這些話他能和子楚說,但對其他人最好還是隱瞞。不是他信不過蒙武,隔墻有耳,知道得越多,傳到秦王耳中的可能性就越大。若是秦王知道自己亂傳與他私下之話,肯定會與自己疏遠。

就算秦王柱對他太好,也是君臣有別。

“政兒果敢。”蒙武松了口氣,“還好他足夠機警,沒有讓刺客近身。”

說是玩笑,但若那人撲上來之後真的刺殺政兒該怎麽辦?就算他沒有武器,以成年人的體格,也可能傷到政兒。

蒙武惡意地想,說不定那些人就心存以玩笑之意刺殺政兒之意。

朱襄沒有這麽想。若他們真的刺殺了政兒,涉事的秦公子至少也是個驅逐。子楚不僅還是太子,還有一個兒子養在華陽王後身邊,地位並沒有被動搖。

子楚又不是因為政兒這個“好王孫”才被看重,他自己也有秦王之才。

“那可不一定,說不定出手的人並非這群愚笨之人。他就等著你們兩敗俱傷。”蒙武惡意揣測道,“如果政兒出事,你與太子關系也會脆弱不少。”

朱襄本想說,子楚可以與春花再生一個親外甥。但這種玩笑,他開不出來,對子楚和春花都不尊重。

而且他也知道,外甥和外甥也是不同的。

不提政兒在他原本歷史中的地位,和政兒本身的聰慧。他與政兒相處的這些經歷不可復制,只有政兒會成為他和雪的孩子,無關血緣。

“他們不會有機會害到政兒。”朱襄斬釘截鐵道。

蒙武道:“在南邊,你和政兒絕對安全。君上讓你們南下,應該也是想到了這一點。”

朱襄笑道:“說來,雖說君上任命我為吳郡郡守,其實還有一道政令,政兒才是吳郡郡守,我負責監察南方,快,南郡郡守。”

朱襄伸出手。

蒙武不明白朱襄動作的含義,猶豫地把手放到了朱襄的手中。

朱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