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次見面

夜色寒涼,宮中燈火通明,處處掛著紅綢,下人們立在殿門外,垂著頭。

東宮內燭火搖曳,紅綢錦色遍布房內,大紅燈籠在廊下輕輕搖晃,繡著繁雜精巧的龍鳳呈祥的錦被上鋪著紅棗、桂圓等寓意極好的東西。

蕭枝雪端坐在喜床上,纖白的手指握著一柄玉如意,紅色蓋頭下紅唇緊抿。

吱呀一聲,殿門被輕輕的推開,沉穩的步伐聲響起,一步一步地踏在蕭枝雪心頭。

心跳聲漸漸與步伐聲重合。

最終停在了蕭枝雪身前,來人長身玉立,高大挺拔,頭發被一頂玉冠束在頭頂。

骨節分明的手拿起一旁的喜秤勾起蓋頭,緩緩掀起,露出一張極為艷麗的臉。

星眸微圓,如初生的幼鹿一般懵懂,中和了艷麗的容顏,滿含期待與緊張還有快溢出來的愛意與歡喜。

今日是蘭陵蕭氏幼女與太子殿下的新婚之日,這樁婚事自聖旨下達起,便頗為津津樂道。

無論是坊間還是宮內,亦或是世家親族之間都廣為流傳,十二年前,蕭氏一家自蕭靖軒升為三司度支副使,便從蘭陵遷回潯陽城內。

回城的那一日,正逢中秋設宴,蕭枝雪作為官員親眷,被爹爹和阿兄帶著入宮。

少女一襲張揚紅衣,未有其余的點綴和花樣,黑緞似的長發披散於腦後,松松的紮了起來,留兩束垂於耳邊用紅繩束緊,額角插入流蘇鬢邊花。

分明才不過十二,便可窺見傾國之色,臉頰微圓,星眸極大,揉雜了清冷和艷麗兩種風姿。

蕭枝雪睜著眼睛好奇的張望,蕭閑咳嗽一聲,提醒她:“注意點規矩,這是京城,不是蘭陵。”

蕭枝雪不耐煩:“知道了知道了,爹爹你都說了多少次啦。”

蕭閑頗為愁緒地看著幼女,這丫頭在蘭陵被族中人寵的過了頭,整天遛鳥掏魚的,沒個正形,這番來到京城,也不知會出什麽岔子。

內眷和外臣不聚於一處,本想今夜不把蕭枝雪帶出來,奈何皇後娘娘點明想要見見蕭氏的小明珠。

蕭閑也推拒不得,只得再三耳提面命,生怕小祖宗做出什麽出格的事情,得罪了皇後娘娘,被一旨掃回蘭陵。

蕭閑早已托付了好友祝茴的親眷,祝家有個和蕭家一樣年歲的小霸王,叫祝欽饒,蕭枝雪和他很熟,小時候便時長廝混著上躥下跳。

蕭閑離開前又叮嚀:“跟著叔母記得聽話,不要東張西望,把你的性子給我收著。”說完還做了個收的動作。

祝夫人在一旁看著蕭閑掩嘴發笑,嘴上時常嘮叨著枝雪頑劣的很,性子卻是一脈相承的跳脫,瞧著這小枝雪果然是隨了爹爹。

蕭枝雪乖巧點點頭,乖巧的挽著祝夫人往後宮中去。

蕭閑望眼欲穿,蕭靖軒在一旁安慰:“父親莫擔心,容容她人小鬼大,是有分寸的。”

蕭閑老父親嘆氣,懷揣著擔憂的心往太極殿走去,現在的他還絲毫不知蕭枝雪今晚會惹個大麻煩。

親眷們皆聚於浮翠殿花園內,祝夫人帶著蕭枝雪落座時,在座內眷及幼女的眼神皆落在了蕭枝雪身上,神色各異。

不乏有嫉妒和輕蔑地神情,但更多的是好奇的議論。

蕭枝雪是個心大的,此刻注意力均集中在桌子上的點心,她戳了戳桌上的水晶糕,祝夫人則忙著與其他內眷寒暄。

一旁的小陶以梅看著蕭枝雪的行徑,掩著扇子嗤笑了聲,嘀咕道:“長的好看有什麽用,到底是小地方來的,沒見過世面。”

蕭枝雪轉頭直直看向她:“你在說我?”

陶以梅未料到這女子竟如此直白,臉色微紅,沒好氣到:“是又怎樣。”

蕭枝雪雖是個神經粗的,但面對惡意卻也是不喜退讓的,她還是記得老父親的叮囑,先禮後兵:“你是誰家的?”

陶以梅帶著絲微微得意:“我姓陶,家父兵部尚書。”她下巴微微昂起,上揚的眉眼盡顯驕矜。

蕭枝雪知道陶家,父親提起過,武將家族,簪纓世家。

“我姓蕭,兄長度支副使,家父蕭閑。”此前蕭家朝堂之上皆為叢二品,陶家雖是簪纓世家,但大祁重文抑武,蕭氏崇文重教,人文淵蔽地,文教昌明,家學鼎盛,家中還有先帝親自題的匾額。

蕭閑亦是國子監前祭酒,其地位在一眾文官學子中極為有聲望。

小姑娘家家的,正是喜歡攀比的年紀,見著比自己好看的,或是受歡迎的都想去比上一比,見著對方家世比自己高,陶以梅臉色紅白交加,恨恨的瞪了她一眼。

蕭枝雪朝她翻了個白眼,切,就這?都說京城的姑娘德容工佳,端雅大方,沒成想不過如此,爹爹還時常誇贊他們。

眼下當面譏諷別的姑娘,又是什麽規矩。

正想著,內侍一聲:“皇後娘娘到。”蕭枝雪驀地被拉著跪在地上叩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