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李白(第4/6頁)

【秦皇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銘功會稽嶺,騁望瑯琊台……】

【這首詩是不是聽得很耳熟?】

【是之前我們講秦始皇的時候,就曾出現過李白寫的這首詩,是李白《古風五十九首》中的第三首詩,以夏商周三代以來的“世道之治亂”為基本主題,有寫詩手法,也有想象誇張的地方,符合李白一貫的寫詩風格。】

【是的,我們接下來就要講到李白,這位在無數人心中,都有著頂級咖位的大神,他的很多詩,都無疑是必背精品。】

秦王宮。

嬴政立即放下手中紙筆,就從李白寫的這首詩,他合該更加好好聽一聽才是。

【李白,5歲的時候跟隨父親前往四川生活,從小就讀了很多書,15歲的時候,就開始在國內遊歷,一開始是在四川省內遊歷,後來25歲那年起,就又開始走出四川,在全國範圍內遊歷,此後一生之中,更是幾乎走遍了大江南北。】

【要說我們現在旅遊,最大的興趣就是拍照,那李白最大的興趣,想必就是作詩了。】

【比如這首《渡荊門送別》——】【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相當於一篇遊記,也訴說了想家之情,不過要說最經典的思鄉之作,還屬李白的這首——《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又是一首幾乎全民都會背的古詩詞,詩中有比喻和襯托的手法,語言清新樸素,且韻味含蓄無窮,歷來廣為傳誦。】

“果然不怕寫出的詩作簡單,就怕沒有人家這樣的意境。”

聽到天幕終於提起李白,歷朝歷代下,不少人都豎起了耳朵。尤其再聽天幕說起這李白所作的詩,大多都是必背的精品……這會不會太誇張了?

可才出來的這三首詩,每一首聽起來,也確實是讓人無法反駁……

尤其是那才短短四句的《靜夜思》,將月光比作地上霜,舉頭對低頭,借明月思故鄉,怎麽想出來的啊。

【《唐六典》中明確規定,商人之子嚴禁參加科舉考試,所以李白這一生,確實沒參加過科舉考試,也因此,他想要當官,只能選擇被舉薦這條路,而想要被舉薦做官,在唐朝時,方式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自薦,在當時被稱為“幹謁”,簡單說,就是自己吹一下自己,那李白寫了嗎?】

【這當然啦,按照李白瀟灑又狂放的性格,他可是很自信的。

所以李白不僅寫了,甚至還寫了很多封這種自薦的誇誇信,不過可惜的是,最後都石沉大海了。】

【然後只能換第二種方式——就是隱居,畢竟提起隱居,基本上都和“高人”掛鉤,所以像這種隱居,就是要讓別人知道你隱居了,但又不是真正找個地方躲起來,與此同時,還要在此期間再多表現表現自己。】

【比如隱居的時候遊歷一番,再作一作詩,好借此來展現一下自己的文采。】【於是我們可以發現,其實李白的山水詩也挺多的,比如這首《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其實《望廬山瀑布》一共有兩首,一首是五言古詩,一首就是這首七言絕句。】

【只不過相比於五言古詩,這首七言絕句更加出名,也是歷來廣為流傳,既有朦朧美,又有雄壯美,尤其後兩句,更是用了誇張的比喻,以及浪漫的想象,可謂字字珠璣。】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妙啊!這想象,可當真是一絕!"

"難怪天幕會說其是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人物,短短四句,真是讓人不禁一念再念!“”我喜歡這個詩風!"

【除了遊歷看風景外,當然也要結交有人,畢竟多一個朋友,也多一條出路嘛。】【然後這期間,李白還寫下了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全詩寓情於景,尤其最後一句極盡渲染,意境開闊,飄逸靈動,又是一首難得

的佳作。】

【不過李白從15歲到42歲,寫了很多詩,名聲也出來了,但仕途上仍是不太順,於是一首讓我們無數高中生痛苦的,必背的大長篇《蜀道難》,在這一時期,終於橫空出世——】

【噫籲喊,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學生背此詩,難過想流淚!】

【開個玩笑,不過聽到第一句,後面那句話是不是下意識就跟了出來?】

【——噫籲喊,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