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留言板(第4/6頁)

但此路不通,自當也可尋找更適合自己的路。

而有這資料庫繁多內容,又何懼不知前路在何方。

【一直到岑參20歲的時候,他去到了長安,想被舉薦做官,結果失敗了,然後就又去北方出遊,但是也沒啥收獲,於是乎,岑參選擇了——出塞,而且還是兩次出塞。】

看吧,人生總要多嘗試,沒準哪條路就適合你了。

聽著這些詩人的經歷,到也讓歷朝歷代下眾人有不少啟發。

【第一次出塞,岑參到了新疆,跟了當時的名將高仙芝,不過岑參覺得好像也沒什麽前途可言,於是就開始思鄉了。】

【對,岑參的這一思鄉,就寫下了又一篇中學生必背古詩詞——《逢入京使》。】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之後待了不到兩年,岑參就回到了長安,遇到了很多合得來的朋友,如李白,高適,還有杜甫。】

秦王宮。

又聽到熟悉的名字,嬴政不由得挑眉,怎麽感覺這些詩人都繞不開一個圈子一樣?

【在長安過了許久的太平日子,岑參又覺得沒意思,於是他又開

始懷念邊塞生活,比如岑參寫的《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車》,其中最後一句“功名祗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就表達了想要去邊塞建功立業的心情。】

【然後岑參又第二次跑去了邊塞,這次他去的是西北,跟的是另一個名將封常清,對方也是他的朋友。】

【所以說,跟著朋友混,岑參的日子過得很不錯,於是這期間,足夠他有心情腦洞大開,寫下了一篇又一篇雄奇瑰麗的詩作,比如我們高中課本學過的《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台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中學生必背古詩詞,不僅將邊塞風光描寫得雄奇壯麗,還寫出了軍中生活的艱苦惡劣,以及最終戰鬥的勝利。】

【而且這首詩雖然是敘述征戰,卻又以敘述寒冷為主,由此暗示了對冒雪征戰的贊嘆之意,同時語句豪爽,如風發泉湧,真實並且動人,加上全詩句句用韻,三句一轉,節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壯,足可謂是別具一格。】

唐朝李世民時期。

李世民又召集了尉遲恭等人談事,又聽一首邊塞詩派,不由得嘆息一聲:"對於邊關將士的艱苦描寫,倒真是鞭辟入裏,而且這些描寫邊關之景的詩作,還有反映邊關將士作戰生活的內容……"

說到這裏的時候,李世民不禁頓了又頓。當那些邊關境況,化作詩篇,被如此描寫出來後,真是讓人不由得心生感慨。

所以李世民才將尉遲恭等人召集過來——這資料庫中有軍事方面的相關內容,在注重發展國內諸多事項的同時,邊境邊關那邊的發展和革新等,必然也不能落下滯後,也因此,李世民才要囑咐尉遲恭等人好好研究一番。

"朕希望以後的邊塞詩派,也能湧現出許多安定,甚至是想要去贊嘆贊揚的詩篇來。"

“是!陛下!臣等自當竭力而為!”

【如果說《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這首詩,將邊塞風光描寫得很雄奇壯麗,那還有一首詩,就更是想象

力奇特,這首詩大家肯定也更加熟悉,就是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也是中學生必背古詩詞之一,描寫了西域八月飛雪的壯麗景色,也抒寫了塞外送別,雪中送客之情,還表現出了離愁和鄉思之意,可整首詩卻充滿奇思異想,並不令人感到傷感。】

【詩中所表現出來的浪漫理想以及壯逸情懷,使人覺得塞外風雪變成了可玩味欣賞的對象,而且全詩內涵豐富寬廣,色彩瑰麗浪漫,氣勢渾然磅礴,意境鮮明獨特,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堪稱是盛世大唐邊塞詩的壓卷之作。】

【其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一句,也更是成為了描寫雪景,並被千古傳誦的名句。】

漢朝未央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