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花團錦簇 那是……女子之能。……

【我們之前提到過李隆基的開元盛世。】

【——在李隆基導致“安史之亂”出現前的那整個一十多年,那是唐朝最鼎盛的時代,是唐朝最燦爛輝煌的時代,也是大唐最全盛的時期。】

【可試想一下,一個王朝盛世的出現,少得了前面的積累嗎?】

【由李世民的貞觀之治開始,到李治的永徽之治,稱其為使得“百姓阜安,有貞觀之遺風”,而再到武則天武周時期的治下,若非這一代代的積累,到李隆基那裏,又如何能驟然使一個國家達到鼎盛,使這盛唐之勢遠及海外?】

【史料記載——武則天晚年逐漸豪奢專斷,漸生弊政。

並且因為寵幸面首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使得兩人逐漸插手朝政,陷害宰相魏元忠,不僅跟大臣結怨,也使得武則天回歸李唐,傳位太子的形勢發生逆轉,引起了政局的復雜化,同時武則天母子,君臣關系也因此空前緊張起來。】

【於是武則天病篤之際,宰相張柬之等發動“神龍革命”,佯稱張氏兩兄弟意圖謀反,擁立唐中宗復辟,迫使其退位。】

【這其中,不能否認確有武則天的原因導致如此。】

【但若因此而否認武則天的功績和作為,卻也是極大的偏頗和偏見。】

武周武則天時期。

聽到這裏,武則天主要在意的有兩點——

一是她寵幸的那兩人。

一則是最後回歸李唐之勢,竟還是如此結果?

先前她已派人秘密將李顯接了回來,只是那會兒天幕正說到她孫兒李隆基,對比那開元盛世,再立李顯為太子的想法便擱淺了下來,不過一直還未有定局,因為現今朝堂之上也仍是各有各的思量,武則天看著,著實是心中好笑不已。

武周是她的私心,也是她的祈望與奢望。

可越是垂暮之年,她越是能意識到,這天下果真還是李唐天下之勢。

就算為那“開元盛世”,恐怕武周再改回李唐,也必然是眾望所歸。

而她就算心中有再多想法,又能堵得住悠悠眾口?

傳位改天不可避免,所以她不得不去考量狄仁傑等人的勸諫和請求。

只是心中難免不順和茫然。

就這樣如此了嗎?

那她這一生,又會最終留下什麽來?

這是武則天自那之後,到現在想的最多的一件事。

她又還能做些什麽?

——直到天幕講起女性。

直到天幕講起女性的種種。

她借由天幕所講高位女性,放眼望去,便是那之下的眾多平民女子。

武則天不禁笑了一笑。

她能做些什麽,又最終會留下什麽?

那班昭能留下“勸導”女子的《女誡》來,那她身為女皇,又為何不能留下真正扶持女子的箴言來?

眼下在武則天的面前,已然有了結合天幕之言的種種規劃思路。

她之後輩,若是誰能將此推行下去,自是有功績在身,那這未來的天下,交給對方也未嘗不可。

武則天坐在桌案後面,伸手撫了撫面前紙張。

這裏,從她當皇後之時,便與雉奴經常處在這一處……思緒逐漸拉遠,再回來之際,武則天輕輕一嘆,隨即叫人將她身邊那幾個,押進大理寺好好敲打一番,若有確切罪行者,便依法而處。

唐朝李世民時期。

李世民先前就想著那開元盛世的承接是如何。

現有天幕之言,更是肯定了他的猜測和想法。

若非沒有前面一代代的積累,那開元盛世如何出現?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任誰都不能否定。

是因為他的雉奴,還有那……武則天。

可就因為確定,就因為如此,才更讓李世民想要嘆氣。

看來他真的是要好好掂量掂量,現在那才四歲左右的女童要如何待之了。

好在一切都還言之尚早,能夠讓他有足夠的時間仔細思量一番。

【先前我們就說過,武則天的出現,是歷史的偶然,也是必然——】

【偶然在於,在古代男權社會下,一個女帝的出現,是何其的艱難與驚人,但必然也是在於,在多種因素的促使下,武則天所走的每一步,也加之她自身的能力與謀略等,最終能成為女帝,也是時機成熟的必然結果。】

【盡管在當時,人心所向依舊是李唐宗室,李唐天下仍是眾望所歸,但武則天所作所為,也從來都是對得起這天下。】

【這大唐盛世之所以存在和出現,必然當有她的功勞在其中!】

【單就論此,武則天為帝的能力,也比大多數男人當皇帝好太多。】

【可那時的世道卻仍有太多偏見,對於武則天也有太多的紙誅筆伐——】

【甚至宋代魯宗道直言武則天是“唐之罪人也,幾危社稷”。】

漢朝未央宮。

劉徹直接疑惑出聲:“幾危社稷?”

倒是聽了不少武則天的功績,又哪裏危害社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