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心計謀略 唐朝大舞台,有夢你就來……(第4/6頁)

劉徹不得不在心底贊嘆一聲,不愧是能一步步走上女帝的位置,這前面鋪墊的底子可真是厚啊。

【所謂“北門學士”這一批人,對於武則天其後的發展和走向等,算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

【首先武則天非常清楚,她深居後宮,要想穩住和駕馭政事,必然需要建立一支屬於自己的親信力量。】

【然而當年曾為她爭取皇後地位出過大力的親信們,十多年來,大都被淘汰殆盡了,也是因此,武則天準備重新建立一支新的力量,來作為自己治國安民的利器,而這就是這批“北門學士們”。】

【再有,李治的提議被阻後,武則天身邊的這些人,名義上是修撰著作,實際上就是武則天的智囊班子,而且這批“北門學士”組成的智囊班子,為之後給武則天造輿論,定主意等都出了很大的力。】

【另外“北門學士”不僅幫助武則天分減皇權和相權等。

這些人在有關國家的經濟,軍事,文化,政治等方面,也為武則天出過不少良策。】

【可以說,“北門學士”從組織起來,直到武則天登基稱帝的二十多年中,使得武則天不僅在皇後的位置上坐得穩穩當當,在李治去世之後,又能以太後身份臨朝稱制,並逐步造成改唐為周的形勢,這些都是與“北門學士”分不開的。】

秦王宮。

嬴政不由得點頭。

又是和劉徹一樣,也是不得不贊嘆一聲。

此女政治手腕了得,甚至頗有心得謀略。

【然後我們再接著往下說——】

【永淳二年,即公元683年,李治駕到奉天宮,當時武則天自從封泰山之後,又是勸李治封禪中嶽,只是因李治患病而中止,再之後不久,李治便命他和武則天的第三個兒子李顯來代理國政,宰相裴炎,劉齊賢,郭正一等人協助理政。】

【後來李治從奉天宮回東都,病情加重,於同年十二月就駕崩了。】

【而其臨終遺詔為——太子李顯於柩前即位,軍國大事有不能裁決者,由天後決定。】

【於是四天以後,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然後尊武則天為皇太後。】

【也是由此,武則天再開啟以太後身份,而臨朝稱制的時期。】

唐朝李世民時期。

李世民算了算,他的雉奴竟只活到五十六歲。

這些又是一聲嘆,然後看了看已經被觀音婢哄好的兒子,不禁摸了摸對方的腦袋,心想剛才也許該再輕點打才是。

【我們再來接著說武則天臨朝稱制期間,於唐朝所發生的各種事情以及變故等,這是武則天能夠稱帝的重中之重——】

【如嗣聖元年,即公元684年二月,李顯打算任命韋皇後之父韋玄貞為侍中,但是被宰相裴炎阻止。

於是李顯竟是怒道說——“朕即使把天下都給韋玄貞,又有何不可?還在乎一個侍中嗎?”】

【基於此爆發點,武則天於是將李顯廢黜為廬陵王,遷於房州,轉而立第四子豫王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

【不過從李顯的唐中宗,再到到李旦的唐睿宗,仍是由武則天臨朝稱制,掌管朝政。】

【並且時年九月,武則天改元光宅,所謂“光宅”即年號,表面上算是唐睿宗李旦的年號,但是實際上因為武則天仍舊把控朝政,唐睿宗則毫無實權,所以這其實也一般算作武則天的年號。】

【而後武則天大赦天下,並且“光宅”意為“光大所居”,即“建都”之意,所以武則天又改東都為神都,同時令旗幟皆從金色,官服顏色,職省名稱一並改易,賜宮城名為太初宮。】

【於是同月,便發生了之前說過的——徐敬業等以扶持廬陵王為號召,在揚州開展舉兵反武的征討活動,並且十多天內就聚合了十萬部眾,之後武則天當即以左玉鈐為大將軍,李孝逸為揚州道大總管,率兵三十萬前往征討。】

【才過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即同年十一月份的時候,徐敬業便兵敗自殺。】

唐朝李世民時期。

這一段話,李世民又是皺著眉一路聽下來的。

先說他那孫子李顯,這說的是什麽話?!這不是平白讓人抓住了話柄?!

還有這武則天一系列的操作等……又是改年號,又是改東都之名等等,其真正用意為何,可真是太昭然若揭了。

李世民不禁搖了搖頭,可見其謀求權位之意,到這裏,已然更是明顯,且也是越發的行動起來。

【再到垂拱元年,即公元685年五月,武則天下詔允許內外九品以上官員和百姓向朝廷自薦,以求被任用。】

【垂拱二年,即公元686年正月,武則天還政於李旦。】

【但李旦知其並非出自誠心,“奉表固讓”,於是武則天繼續臨朝稱制。】

【到了三月,武則天又下令制造銅匭——即銅制的匣子,類似於檢舉箱、報冤盒,並將其置於洛陽宮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