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所謂榮光 李三娘:弟弟,讓你白費口舌……(第2/4頁)

【即女人下葬時用鼓吹與古禮制不合。】

【為什麽不合?難道她沒有在亂世之中出了力?難道她沒有組建那超七萬余人的隊伍?難道她沒有和李世民一起攻克長安?難道那山西的咽喉要道,不是她帶領娘子軍去駐守和防守?!】

【哦,是了,也是給出了答案——簡簡單單的“婦人”,以及“女人”二字,與古禮制不合,就能抹殺她的一切!!】

哢噠——

武則天將手中的茶盞放於桌案上,無聲諷笑。

婦人,女人……與古禮制不合,呵,何其可笑。

【何其可笑,以這種理由來阻止,好像一個女人的身份,就能讓他們有理由去蔑視平陽昭公主所做的一切!】

【恐怕他們還以為理由正當,也理所應當。】

【可還是那句話,是非功過,自在人心,世道是會變的,歷史總會留下痕跡,哪怕平陽昭公主的事跡僅此而已,可從其中,我們依舊能描畫出一位巾幗不讓須眉的女子形象來!】

【而試圖將其功勞掩埋之人,必遭人唾棄鄙夷。】

隋末亂世。

李元吉僵硬著臉色,梗著脖子,突然想到,今日他來這裏鬧著一出,這營帳之外,可是有許多人看著聽著……

今日之事,恐怕也必然留下印記,而悠悠眾口,又如何堵的住?

他這位姐姐,在後世之中,顯然是備受推崇之女子,而他現在……

一想到此,李元吉簡直想在心中罵臟!

怎麽天幕就偏偏說起了她李娘!

現在又叫他該如何收場?!

【禮官是如此說,但李淵反駁道:“鼓吹,軍樂也。往者公主於司竹舉兵以應義旗,親執金鼓,有克定之勛。周之文母,列於十亂;公主功參佐命,非常婦人之所匹也。何得無鼓吹!”】

【就是說,當時李淵為平陽昭公主說了話,認為平陽昭公主於過往總是親臨戰場,身先士卒,擂鼓鳴金,參謀軍務,從古到今何嘗有過這樣的女子?也因此,以軍禮來葬公主,有什麽不可以的?】

李娘一愣,擡頭看了看李淵。

不過李淵也是面露詫異之色,隨即反應過來,輕咳一聲,立即又收斂了神色。

他竟會如此說嗎?

再看另一邊的李元吉。

聽到這裏,李元吉的臉色更是不怎麽好,緊抿著唇說不出話來,也不知心中是作何感想。

然後又聽天幕繼續道——

【基於此,便特地破例以軍禮下葬平陽昭公主,並且按照謚法所謂“明德有功曰‘昭’”,謚平陽公主為“昭”,而這也就是後世稱她為“平陽昭公主”的由來。】

【平陽昭公主,“昭”這個謚號,確實是緣由李淵。】

【李淵也為自己女兒說了話,他也知道自己的女兒親臨戰場,身先士卒,擂鼓鳴金,參謀軍務,更知道,從古到今,何嘗有過這樣的女子?而且李淵也確實是要以軍禮來下葬自己的女兒,並賜謚號為“昭”。】

李淵不禁直了直身體,天幕這是要誇——

【不過,雖是如此,但平陽昭公主可是死的早,比李淵還早。】

李淵:“……”

這……什麽意思??

【我們從李淵的話中,不難聽出,李淵最起碼也是知道平陽昭公主之功績和能力的。】

【但為什麽,平陽昭公主會早死?】

【又為什麽,這死前的六年中再沒有多少的記載和事跡流傳下來?】

【那我們是不是可以將二者結合起來分析一下?】

【平陽昭公主的死,和這六年中間發生的事情,是否有關系?】

【連死後的榮譽,禮官大臣都要反對,那麽,這六年之中,又是否因她是“女子”之身份,而發生過什麽?】

【而李淵如此說,如此做,又是否是出於對女兒的愧疚?於是在女兒死後,要彌補給她一份榮譽?】

【別忘了,李淵還有那麽多兒子呢,比如李建成,李元吉等。】

李元吉:“……”

一種胸口中箭的感覺……天幕你是不是有什麽神通?!

這眼下的情況,簡直……

另一邊,李淵也是臉色變得尷尬又難堪了些。

天幕雖還未明說什麽出來,但其指明的意思,和眼下的情況何其相似?!

這簡直有種把他們現下的情況擺在了明面的感覺。

著實是叫人難堪!

李娘觀李元吉等人的臉色,心中譏諷之意更甚!

原來他們也是知道,之前的種種行為是令人不堪的?!

【一個女子,要那麽大的權利幹什麽?又如何能擁有那麽大的權利?要建功立業,還不如相夫教子,更何況,李淵手下也不是沒人,他的兒子不說各個頂用,也是能拿出一二個。】

【這會不會是當時那些人的想法?李淵的,平陽昭公主那些兄弟們的?亦或者是其他的大臣手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