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貪生怕死 為何不直接自裁而死?!……(第2/3頁)

【這裏還要再提到一個太監——宦官喜寧。】

【這位宦官喜寧,本為關外女真人,請記住“女真人”這三個字。】

又是“請記住”……

往往這時候,這代表著“劃重點”。

而且女真……女真!

那金國不也是女真人嗎?!

怎麽這裏又來了個請記住的“女真人”!

難道……?!

【喜寧是關外女真人,被俘入宮後,同樣得朱祁鎮信任。】

漢朝未央宮。

劉徹:“……”

“這朱祁鎮怎麽回事?怎麽總是信任太監???”

【喜寧與英國公張輔有舊仇,曾想要侵占張輔的田宅。

其弟弟還帶著人去拆毀張輔家佃戶的宅院,打死了孕婦,造成一屍兩命。】

【張輔憤然訴之法司,結果到最後竟然還被反咬一口。】

【而朱祁鎮更是一味拉偏架,不僅赦免喜寧,還讓其弟弟花錢贖了罪,僅將直接行兇的家奴戍邊。】

【由此得見,四朝元老,托孤重臣,勛貴之首,位極人臣的太師國公,竟也是被一個佞幸欺淩到只能忍氣吞聲,從而以避其禍的地步,那麽英國公張輔就算能預見所面臨的危險,可朱祁鎮他願意去聽嗎?】

秦王宮。

嬴政連連冷笑,竟是來了一個宦官,又來了一個宦官!

這明朝,當真是奸佞官宦“聚集地”吧?

明朝朱祁鎮時期。

聽到此,張輔倒是低垂了視線,不與朱祁鎮去對視——

而朱祁鎮自然也看不到張輔此時的表情。

到此,朱祁鎮心跳已然是更加抑制不住的加快,甚至更是坐不住了。

他張了張嘴,聲音已然幹澀:“朕……”

“朕就算是被俘……”

朱祁鎮幾次停頓,總想起先前天幕之言——那“雪鄉二聖”……

可他必然要說下去,要表明態度。

“朕……”

【朱祁鎮就是明朝最丟人也最差勁的一個皇帝。】

朱祁鎮:“……”

天幕……!!

他臉色慘白,竟有如搖搖欲墜之感。

【強漢盛唐,對於明朝,後世也有論之“剛明”的稱呼。】

“嗯?”

朱元璋立即直了直身體:“剛明?”

【只是這“剛明”,指的只是兩位君主——】

【有句話叫“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和其“剛明”一樣,這“天子守國門”,敬的是永樂大帝朱棣!】

老四?!

朱元璋又是一愣,轉頭看向同樣怔楞住的朱棣。

而同一時間門——

明朝朱棣時期。

已經成為皇帝的朱棣也是一怔——

天子守國門……敬的是他。

後世之“剛明”,敬的是他……

【明朝建立後,北方還有韃靼和瓦剌等強敵,這讓朱元璋心存顧慮,便將都城設在了南京,即當時的應天府。】

【在這之後,朱元璋又將自己幾個能力出眾的兒子——如燕王朱棣,寧王朱權等的藩王封國,全部封在了北方,讓他們替大明鎮守北方邊疆,防禦北元,韃靼和瓦剌等。】

【但朱棣稱帝之後,卻決定遷都北京!】

【盡管這有北京原本就是其封國的原因在,也可能有考慮到建文帝朱允炆的相關影響,但北京位於北方,在當時可是屬於抵抗北元,韃靼,以及瓦剌等北方強敵的前線,所以基於此,這才有了“天子守國門”的說法。】

【以帝王之尊,親身守衛“國門”,試問誰能做到?古往今來,真正做到“天子守國門”的,也就只有朱棣一個人!】

【而且身為皇帝,朱棣也是我國古代歷史上,唯一一個,以帝王之尊封狼居胥之人!】

【“封狼居胥,勒石燕然。”】

【這是最高軍功成就,也是軍人的最高榮譽!】

【而朱棣,一個皇帝,他做到了。】

【永樂大帝,不虛此名是也!】

“以帝王之尊,親身守衛國門……封狼居胥!”

劉徹不禁贊嘆著點了點頭:“這永樂大帝朱棣,確實是可敬其能!!”

唐朝李世民時期。

貞觀君臣也是一臉贊嘆。

能以帝王之尊做到此等份上,這位明朝的明成祖朱棣,確實不枉“天子守國門”之敬意!

明朝朱元璋時期。

聽到此,朱元璋真是不由得一嘆。

他不得不再次正視起他這第四個兒子——

確有帝王之能啊……這真是既讓他欣慰,又讓他更加糾結。

哎,糾結啊。

不過話說回來,那君王死社稷……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明朝二百年的天子守國門,末代君王死社稷。】

【這“君王死社稷”,敬的是明朝末代皇帝以身殉國的那份剛強。】

【盡管對於崇禎帝的種種施政舉措雖然不乏微辭,但是卻無人能否定他臨難一死殉國的那份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