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奸臣外敵 當外敵碰上宦官,刺啦……(第2/2頁)

【於是永樂以後,在蒙古三部之中,瓦剌部日益強大。】

【而後宣德時期,即明宣宗朱瞻基時期,瓦剌逐步控制了韃靼,再到正統初年,又征服了兀良哈,於是瓦剌就此統一了蒙古三部,而瓦剌在統一蒙古以後,對明朝更是騷擾不斷,逐漸成為明朝北方的嚴重邊患。】

【當時瓦剌的首領是也先,正好一直想著早晚都要打回中原,就是一直找不到借口。】

【結果好嘛,王振這是瞌睡送來了枕頭,正中下懷。】

明朝朱棣時期——

朱棣深吸一口氣,還是不由得咬了咬牙。

宦官專權……後期宦官專權竟會造成這樣的後果嗎?

其弊端竟是如此之大?

【其實按照原來規定,瓦剌每年到明朝的貢使不得超過50人。】

【但是後來,瓦剌貪圖明朝回賜的**越來越大,貢使人數日益增加。】

【到正統初年,瓦剌貢使的人數經常增加到2000余人。】

【而到了正統十四年一月,瓦剌首領也先竟然派出2500多人的貢使集團,為了多領賞物,又虛報為3000人。】

“這……”

朱元璋張了張嘴,又是咬牙切齒,這瓦剌的胃口還真是大!

也真是膽大包天,貪欲旺盛!!

那這宦官王振不願意多給瓦剌賞賜,倒也算是——

【瓦剌的胃口為什麽越來越大?】

【因為王振對於瓦刺增加貢使,絲毫不加以限制,完全按數給予賞賜,於是才致使瓦剌的胃口變得越來越大!】

朱元璋:“……”

嘶……怎麽感覺臉有點疼?

【王振這個太監擅權,不但不布置加強北方邊防,反而還接受瓦剌賄賂,與瓦剌貴族進行走私交易。】

【而且為了獲利,王振還讓他的死黨——即鎮守大同的宦官郭敬,每年私造大量箭支,然後送給瓦剌,而瓦剌則以良馬還贈王振來作為報答,同時為了討好瓦剌,王振還對其貢使加禮款待,賞賜逐漸增厚。】

【除此之外,自從瓦剌與明朝建立“通貢”關系以來,每年都會派出貢使攜帶良馬等貨物到明朝朝貢,而後明朝政府則根據其朝貢物品的多少,相應地給予回賜——】

【按我們的優良傳統來說,這所謂的“禮尚往來”,於一般情況下,回禮不是同等,就是更好。】

【於是在當時,明朝對瓦剌的回贈也是同樣如此——】

【回賜物品的價值肯定要稍稍超過朝貢物品的價值,而且與此同時,明朝也要給對方貢使一定賞賜。】

【也是因此,瓦剌為了獲取中原財富,非常願意到明朝來朝貢。】

漢朝未央宮。

劉徹:“……”

這胃口要是不養叼,那真的也是說不過去了。

明朝朱祁鎮時期。

此時是正統十四年,即公元1449年七月十六日,正逢大同告急,朱祁鎮打算於明日偕同王振等人親征。

而現在……

朝堂之上,所有人都在看著王振,間或暗自瞥向明英宗朱祁鎮。

別的先不說,王振接受瓦剌賄賂,與瓦剌貴族進行走私交易這種事,不管有沒有人知道,最起碼不會專門拿到明面上去說,但是現在,這種事可是被天幕直接言明了。

於是,誰還能裝傻?誰又能再視而不見??

更何況!王振……奸臣!

最重要的是——還有那土木堡事件!

土木堡戰神?

他們之前可是都聽過那宋朝的“高粱河車神”,這豈不是有異曲同工之意?!

不過若只是逃跑……

現下他們還不能輕易下定論,也更不可能就此如何,所以只能再繼續聽下去。

但王振……

王振和朱祁鎮兩人如何感想,暫不多言,反正臉色是不怎麽好看,甚至難看,當然也好看不了。

他們兩人如同之前被提到過的歷朝歷代其他人一樣,此時也恨不得阻止天幕繼續說下去,可是又有什麽辦法?

完全沒有辦法!甚至命令大臣們堵住耳朵,那天幕的聲音,也是直接灌進腦海,根本一點用都沒有!

於是只能咬緊下頜繼續聽下去。

而再有問題,又能有什麽問題!

朱祁鎮心想,他可是皇帝。

而王振心想,他可是有朱祁鎮,最起碼單就保住性命而言,這點把握他還是有的。

所以哪怕是聽到天幕揭了他的短,王振也只是臉色難看,心下卻仍是有底的。

更何況……朝中也不是沒有大臣在他這邊。

於是這麽想著,王振也就心安理得繼續聽下去——

【接下來,就是“土木堡之變”,一場和“雪鄉一聖”差不多結局的戰事。】

【哦,雪鄉一聖就是指的宋徽宗與宋欽宗兩人。】

等等……等等!

宋徽宗與宋欽宗兩人?!

竟不是“高粱河車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