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一生之敵 正是挺進朱仙鎮的時候(第3/5頁)

早晚要將這一切的恥辱都償還回去!

漢朝未央宮。

劉徹等一眾臣子:“……”

無話可說,真真是無話可說!

這宋朝的皇帝,是否都是軟骨頭?!

怎會如此?!

這都能答應議和!這都能!!

劉徹氣得咬牙:“還叫什麽南宋,都俯首稱臣了!”

“朕看這宋高宗趙構,更是可恨至極!”

此等情況下,竟然還要俯首稱臣,原先那番話也不知是說給誰聽的!比那宋徽宗與宋欽宗二帝還要令人瞧不起!!

不不,倒也不能如此作比——

這三人,都一同令人瞧不起也看不上!

秦王宮。

嬴政也是一臉無言,更是眉眼低沉。

他滅六國,統一天下,也從未見過如此之人!

諸如這宋朝的宋徽宗,宋欽宗,以及宋高宗之流,若是放到之前的六國之中,那他滅國之力豈不更輕松容易?

嬴政不由得嗤了一聲,滿臉不屑與輕視。

這等人,他甚至都恥與之為敵!

唐朝李世民時期。

貞觀君臣也是一陣無言的沉默。

而沉默之下,更多的是憤恨,哀嘆!

南宋有嶽飛,是上天助力,宋朝命不該絕,可有如此君主,卻是嶽飛之不幸!百姓之不幸!

前有靖康之恥,這金人如何可信?!

那靖康之恥豈非還歷歷在目?!

還有為了議和,竟罷免主戰的大臣……這等操作,可當真是無恥可恨極了!

奴顏婢膝!無可救藥!

只是那嶽飛,也不知接下來會如何……

【和議達成達成之後,宋朝竟還有臉宣布大赦天下,以慶賀“和議”的成功。】

【嶽飛接到赦書之後,讓幕僚起草了一份《謝講和赦表》,表明自己不趨附和議,誓要“唾手燕雲,復仇報國!”】

【之後嶽飛對朝廷加封的開府儀同三司官銜,雖三詔而不受,他還在辭書中說——】

【“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憂而不可賀。可訓兵飭士,謹備不虞;而不可論功行賞,取笑夷狄。”】

【可趙構特下“溫詔”,嶽飛不得已受之。】

【其後嶽飛又自請隨宋使至西京洛陽謁掃先帝陵墓,以趁機窺探金國虛實,但未被允許。】

【並且趙構還下詔——戒飭嶽飛不得深入河南地招納義軍,再之後,嶽飛又上二劄子,要求解除自己的軍職,字裏行間對和議之事不無諷剌之意,但是宋高宗趙構以及秦檜起先未予理睬,後又批示不允所請。】

【加封官銜安撫,戒飭招納義軍!又不準嶽飛解除軍職,好手段,可真是好手段啊。】

趙匡胤臉色鐵青又難看至極!

又一次,向金國俯首稱臣!!

還被要求以帝王之尊下跪……靖康之恥後,竟依舊是這樣!!

已有前恥在前,卻依舊不思己過,也不去想著一雪前恥,竟還要卑躬屈膝的下跪,俯首稱臣?!而且還是在這等抗金形勢相當不錯,且有力一戰的情況下……加之金國正鬧起了內訌,這難道不是大好時機?!

趙匡胤只覺得又是一堵氣憋在了胸口,猶如氣血上湧,臉色青了又紅,紅了又青!

軟骨頭,當真是軟骨頭!!

宋高宗趙構!

怎能如此愚蠢懦弱?!而且簡直是愚不可及!懦弱至極!

有此卓越將才力主抗金,結果你自己倒是膝蓋軟得不行是不是?!

竟還戒飭嶽飛不得深入河南地招納義軍?!

那之後呢?之後呢?!

之後又將會發生什麽?

趙匡胤迫不及待想要知道接下來的發展——

【紹興九年,即公元1139年正月,和議簽訂。】

【別忘了,這次和議簽訂的前提是——金國正在鬧內訌。】

【然後和議簽訂之後,又發生了什麽呢?】

【——這一年還沒過完,金國內訌竟然結束了!】

【也就是說,和議才剛剛簽好沒多久,人家金國那邊內部的混亂就已經平息了呢——完顏宗弼等人發動政變,殺死主和的完顏撻懶等人,其後完顏宗弼進拜都元帥,兼領行台尚書省,成為金國新的掌權者。】

【然後第二年五月,就以完顏撻懶擅割河南地為由撕毀和約,降詔元帥府,下令復取河南,陜西之地。】

【金軍,再次南下!】

【而統領者,又是完顏宗弼,親率十萬金軍,直趨開封!】

劉徹吸了口氣,也沒想到又會是這種發展——

不到一年的和議竟又被金國那邊主動撕毀……就說這金國不可信!

而且南下的金軍又是完顏宗弼親自統領,看樣子是來勢洶洶啊。

【上一次,完顏宗弼在嶽飛這裏吃了虧,這一次,他親率十萬大軍南下,可謂是有備而來——】

【在完顏宗弼麾下,有一支騎兵部隊最為所向披靡,令人聞風喪膽,即拐子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