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但無能 高粱河車神,軍事鬼才啊!……(第2/6頁)

【其他小國先不說,北面一整塊兒被遼國占據,直接威脅著中原統治,而趙匡胤時期,雖然加強了中央集權,可四方割據的狀態仍有,強藩軍權未削,所以在此等形式下,趙匡胤之後的繼任者必然要擔負起重任。】

【因此還有學者認為,趙光義也有開國之功,趙匡胤從實際出發,又出於現實需要,以趙光義為“親王京尹”居儲君之位,杜太後臨終前有此顧命,這都是有可能的,畢竟趙德昭恐難以勝任。】

【但所謂的金匱之盟還是不可信,畢竟遺詔盟書不可能藏於金匱達二十多年之久。】

【還有一點就是說遺詔偽造者即宰相趙普,因為趙匡胤曾罷去趙普的宰相之位,並將其調出京師,所以他偽造遺詔的目的很可能是為了投靠趙光義,恢復相權,報復政敵,而遺詔偽造的時間又正好是趙普再當宰相前後那段時間……】

【所以綜上所述,學界多數學者都認為遺詔是偽造的。】

李世民死死盯著那簡略版的輿圖,整個大宋占據中間位置,然而就在北面,那一大——長條,全是遼國的地盤!!

全是!!

程咬金直接嘬了牙花子:“天幕說得太溫和了,就這還叫統一天下??”

統一個錘錘吧!!遼國那麽大一地盤!!

長孫無忌也眯起眼睛:“這遼國的建立者是叫契丹吧?”

好的,狠狠記住了。

【當然,除了這大部分學者外,還有另一部分認為金匱之盟並非純屬偽造。】

【他們認為金匱之盟有“三傳”和“獨傳”的兩種說法,並論證了五代宋初的傳位觀念變化,以及趙宋王朝實際的人事安排等,指出“三傳約”是原始的真實的“金匱之盟”,後公布的“獨傳約”則是對原始“金匱之盟”的篡偽。】

【即“金匱之盟”並非純屬偽造,當確有其事,但也有後人所加的“偽造”部分。】

【不過這裏就不多說了,大家了解一下就好。】

別啊——

天幕!!

趙光義簡直想開口呐喊!!

另一邊趙普也跪了下去,臉色發白。

趙匡胤抿唇不語,臉色陰晴不定,但還是開口叫了兩人起來:“先聽著罷。”

這意思就是,有什麽事等天幕結束再說。

趙光義垂頭又耷拉腦袋,整個人主打的就是一個喪氣完蛋。

結果更完蛋的還在後面——

【燭影斧聲和金匱之盟講完,再來說說絕命毒師,這個稱呼怎麽來的,現在其實不難看出吧?】

【畢竟趙匡胤很有可能是被趙光義下毒害死的。】

【還有就是,趙匡胤幾個兒子的死——】

趙光義驟然間猛抽了口氣,剛站起來沒多久,又哆哆嗦嗦想要跪下去了……

【趙匡胤次子趙德昭,在趙光義“高粱河車神”之後,遭受趙光義於朝堂之上當眾遷怒訓斥,自知趙光義難以容他,於是在當天退朝後自刎而死,此時距離趙匡胤去世後,才剛過去了三年。】

【而兩年後,趙匡胤第四子趙德芳也突然去世,時年22歲,死因不明,史書上只記載了三個字“寢疾薨”。】

【太平興國七年,即公元982年,有人告發趙廷美驕橫恣肆,有異謀,故罷免趙廷美開封尹之職,出為西京留守。】

【趙普又告發趙廷美與宰相盧多遜來往詭密,私贈弓劍,一起詛咒“願宮車早晏駕”,並多方結交文武群臣,陰謀篡位,後趙普再次使人上書,言“廷美不悔過,怨望,乞徙遠郡,以防他變。”】

【趙廷美再降為涪陵縣公,被安置到房州。】

【雍熙元年,即公元984年,趙廷美被貶至房州任職的兩年後,憂悸成疾而死,時年38歲。】

趙普……

趙普也想要再跪了。

【這個“毒”啊,也不單指下毒的毒。】

【盡管沒有確切的證據表明,但金匱之盟的受益人——趙德昭,趙廷美,以及被認為是趙匡胤屬意的繼位者趙德芳,竟接連相繼去世死亡,甭管究竟是怎麽死的,這巧合也太多了。】

【而最終的受益者,無疑是趙光義和他的兒子。】

趙光義簡直要欲哭無淚了。

天幕,你為何要害我至此!

【趙光義繼位之後,不是結束了藩國割據的局面嗎,大家都比較熟知的,南唐後主李煜,他的死,也和趙光義有關。】

【李煜接任南唐的時候,南唐面臨著北宋的強大軍事實力,已經岌岌可危了,開寶八年,即公元975年,宋軍南下攻滅南唐,李煜兵敗降宋,被俘至北宋京師開封,趙匡胤封他為違命侯。】

【這期間,李煜在開封的前兩年生活還算平淡,同時還創作了不少詩詞作品。】

【等趙光義即位之後,李煜又被晉升為隴西公,只是在太平興國三年,即公元978年的七夕這天,李煜突然暴斃而亡,而這一天正好是李煜四十二歲的生日,有關於李煜的死因,也是各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