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無用的小抵制

學術之城建造在銀松山嶺的群山之中,當初的建造者專門挑選了五座錯落有致、彼此緊靠的山峰頂端作為學術之城的建造地,而這五座山峰也就成了學術之城五個不同的城區。

學城每一個城區既是單獨的存在,也彼此相連,說是單獨存在是因為每個學城城區都有單獨的城門,並且各自也有單獨的盤山階梯從山腳下直接通往山頂的城區,不需要通過其他城區。

而彼此相連則是所有的城區之間都用長達數百米的階梯拱橋連接起來,拱橋是如何建造的至今都是一個謎,因為所有的拱橋看上去都像是用一塊完整的巖石開鑿和打磨而成的一般,並且拱橋兩端也和山體的巖石完全融合在一起,就像是山體的一部分似的。

只是,稍微懂點地質學的人都能夠發現學城所在的山峰巖石是特蕾莎王國常見的花紋巖,而這幾座拱橋的石質都是一種只產於北部雪原的蜜金石。

蜜金石這種石材比正常的巖石要輕得多,但密度卻極高,所以它也比一般的石材更加堅硬,同時它內部還有大量至今沒有能夠分析出來的神秘成份,使得它更多出了一種近乎金屬般的韌性。

照理說,這種巖石根本不可能出現在特蕾莎王國這種大陸中部地區,可現在卻偏偏出現了,而且還建造成了一座橋,所以這就引起了不少學術之城學者的好奇性。

那些研究學術之城建造史的人都猜測連接各個城區的拱橋是在其他地方用整個一塊巨型巖石打磨好了以後,在運過來架設在五座山峰之間的,然後通過特殊的方法將拱橋的巖石和山體的巖石融為一體,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解釋他們所看到的一切,至於這種事情又有誰能夠做到之類的疑問,他們則只能推給那神秘且偉大的真神們。

也曾有人嘗試過在學術之城的档案資料中尋找最初建造學術之城的資料,但結果則是所有的相關資料全都沒有留存,只在一些碎片式的信息中提到學術之城的建造過程是特蕾莎王室的最高機密,一切相關資料全都被封存倒了王室秘密档案中,只有王室成員中地位和身份最頂端的那些人才能查閱。

至於,當初參與建造學術之城的人連姓名都沒有保留,甚至於學術之城建造好了以後,他們是否也像其他王國歷史上那些陵墓之類私密建築的參與者一樣被殉葬了,或者被滅口了,也無人知曉,因為所有的一切資料都被徹底的抹除了。

不過,依然有一些精於鉆研的學者還是查到了一絲蛛絲馬跡,這些蛛絲馬跡來自於一些真神教會的資料档案,在那些資料档案中無一例外都提到了學術之城建造時,特蕾莎王國境內出現了一種名為神禁之地的特殊現象。

神禁之地是一種極為特殊現象,如其名稱所示,這種現象出現的地方會變成神靈禁區,或者更正確的來說是一切超凡力量的禁區,所有涉及到超凡力量的事物,無論是真神神力、還是邪神神力,又或者是其他某些神奇血脈的力量,全都會被完全禁制,哪怕是神靈在神禁之地中也會變得如同凡人一般。

這種神奇的現象出現的次數很少,各個教會中有記載的神禁之地現象總共只有三十多次,除去重疊記載的次數,真實次數只有十四次左右,而那些記載的神禁之地現象每次出現的時間都不是很長,大約一天左右就消失了,覆蓋地區也不大,相當於一個小村鎮。

只是,特蕾莎王國建造學術之城時出現的神禁之地現象卻是特殊中的特殊,其覆蓋範圍足有半個特蕾莎王國的國土面積,並且持續的時間也非常長,差不多持續了小半年,直到學術之城建造完成後才結束。

也正因為這個發現,有關拱橋是神造物的猜測也就不攻自破了,因為在神禁之地裏面,任何超凡力量都會消失,神靈也不例外。

所以至今為止,有關拱橋是如何建造的依然是一個困擾學術之城所有學者的謎團,而掌握答案的特蕾莎王室絲毫沒有為學術之城的學者解開這個謎團的想法,甚至還不嫌事大的開出驚人的懸賞,只要有人能夠解開拱橋建造之謎,那麽這人不僅僅能夠直接獲得公爵爵位,甚至還能夠在特蕾莎王國內獲得一塊領地。

只可惜懸賞雖然大,但至今都沒有一個人能夠獲得,因為解答不僅僅需要理論上的論證,還需要實例,也就是需要按照其解答理論來完整的建造一條同樣的拱橋。

絕大多數人都卡在了理論這個關卡上,只有少數幾名學者在理論方面得到了眾學者和特蕾莎王室的認可,只可惜在實例驗證上沒有通過。

可即便這樣,那幾名學者也憑借這方面的研究成為了大陸上數一數二的橋梁建築師,並且當初理論有驗證的失敗案例也沒有被拆除,而是保留了下來,成為了不少立志於成為建築師的學者和學生們研究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