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文明獻祭

在聽了賈森有關新大陸的描述後,希爾維亞和雷歐的臉上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因為他們都對新大陸的面積之廣闊感到意外,原本他們只是以為新大陸的面積和舊大陸差不多,但現在看來新大陸的面積要遠遠超過舊大陸,甚至可以說舊大陸只是新大陸邊上的一個相對較大的島嶼罷了。

而且賈森提到了幾百年前這些非人族群開展的一次非常重大的冒險,這次冒險的目的是尋找新大陸的邊界,畫出新大陸的全圖,結果那些向著新大陸更深處探險的隊伍,無一例外都在往一個方向行進了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候,遭遇到了終年不會消散的濃霧,並且還被濃霧中的神秘怪物襲擊,在人員遭遇重大損失的情況下,他們不得不退出濃霧,放棄繼續探險。

在聽到這段描述的時候,雷歐和希爾維亞不由得聯想到了維倫世界,聯想到了莫桑大陸的荒原盡頭和海洋盡頭的濃霧,雖然這個世界和其他世界有些不同,但世界周圍被濃霧包裹這一點似乎又並沒有區別,顯然這濃霧不像雷歐以前所想的那樣簡單,其中或許還牽扯了某些比世界法則的規格更加高的法則。

不過有關這段世界邊緣大探險的描述中,還有一點信息也值得雷歐和希爾維亞關注,那就是這件事發生的時間。

很有趣的是在這些逃亡新大陸內陸深處,和人類文明幾乎斷開的獨立文明,卻在同一時間和人類文明產生了同樣的想法,做出了同樣的事情,人類文明的世界地理大發現運動也是在這個時間段展開,而目的也是為了發現世界的盡頭。

這種在同一時間段,兩個單獨的文明做出同樣的事情還不止發生過一次,之後舊大陸人類開始大遷徙運動時,隱藏在新大陸的非人文明也在向著新大陸更深處遷徙,新大陸人類開始定居下來建立國家的時候,非人文明也同樣在建立國家。

如果只是這種相同時間段兩個不同文明做出同樣事情的巧合只是發生一次的話,那麽這或許就真的是巧合,可這樣的巧合接二連三的發生,那麽這種事情顯然就不是用巧合能夠解釋得通的了。

很顯然在這個世界擁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神秘存在,在通過這種方法同時推進兩個獨立文明的發展,至於這麽做的目的是什麽暫時雷歐還看不出來,唯一可以感受到的只有濃濃的惡意。

因為,他如果將之前非人種族被教會破壞,並且不會得到這個世界神靈的善意回應,最終逼得非人種族不得不全部遷往舊大陸等等事情和這件事聯系起來的話,他便隱隱可以感覺到這個世界的神靈似乎在謀劃著什麽,或許已經謀劃成功了。

雷歐之所以做出這樣的猜測,完全是因為賈森後續講述的事情便能夠感受到人類文明和非人文明在科技發展層面上已經開始出現了分叉。

人類文明雖然發展出了蒸汽機,並且在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等等方面也都有了不小的進步,但神靈、教會依然是人類文明的核心和主體,所有文明的發展都是通過神靈、教會這個主體延伸出去的分支,這點從所有科技發展項目都是教會的力量作為主導便可見一斑,反倒是向歐特聯邦這樣的國家才是這個文明最大的異類。

就在人類文明的科技有著長足的進步時,新大陸深處的非人文明也同樣在科技等方面有著突破式的發展,如果說人類科技的發展是坐上了一輛馬車的話,那麽非人文明的科技發展就像是插上了翅膀。

非人文明的科技發展雖然也出現過蒸汽機為主的文明形態,但這種蒸汽文明時期僅僅停留了很短一段時間,前後加起來不到二十年,之後文明科技就像是起飛一樣,飛過了蒸汽文明的後續延伸,直接進入到了更高層次的電子文明。

根據賈森的描述,他們那裏已經有了民用的飛行裝置,日常也開始使用各種便利的電子設備,平時所使用的交通工具都是一些電力驅動的車輛,甚至一些人身體也開始進行了機械化的改造,毫不誇張的說在賈森這些人的眼中,人類文明就像是落後的原始人。

之所以會出現這麽大的差異,完全是因為在非人文明開始進化到蒸汽文明的時候,非人文明組建起來的國家中出現了一個秘密組織,這個組織叫做文明之光,他們的成員遊走在各個學院之間,經常在公開場合發表一些極有遠見的科學理論,逐漸這個組織的成員就成了各個學院和民間科技組織的核心成員和主導者,之後在這些人的帶動下,整個非人文明的科技就開始極速推進,用日新月異都不足以形容,各類科技的發展和提升,很多時候一個月前提出的類似真理式的理論,一個月後就被推翻,由新的理論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