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博弈(第2/2頁)

朱浩道:“唐先生入王府後,名為教習,實則為王府幕賓,很多事情老興王都委派他主持,而當時他身旁相助之人便是我。唐先生為人灑脫,從來不以師長在我面前自居,每當提及,都當我是朋友,我也很願意與唐先生結下忘年交。生平有如此知己,足矣。”

明明唐寅每次都是當朱浩的跟班,大多數時候二人都在鬥嘴,有事沒事嗆上兩句,但朱浩卻在孫交面前描述出一老一少二人不顧世俗偏見,結下忘年交情,一起風雨同舟相助新皇大業的新版“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孫交聽了,覺得很扯淡,但又隱隱被朱浩描述的內容所感動。

朱浩見孫交的神色近乎目瞪口呆,有種話不投機咱倆不在同一個世界的感覺,大概知道孫交不會被自己三兩句話改變刻板印象。

第一次來就威逼利誘這老小子,若是當初知道未來這老家夥有可能成為自己的嶽丈,那當時自己就該斟酌一下字眼,不要給其留下不好的功利印象。

“孫老,我們還是談談聯姻之事吧。”朱浩道。

朱浩也覺得很麻煩,孫交上來問他的,根本與婚事無關,卻對他過往經歷很感興趣。

孫交道:“太後……張公公那邊……嗯嗯……”

孫交的意思是,我現在沒得選擇。

但這話我又不知該怎麽跟你說。

朱浩道:“哦,昨日張公公來過府上,我與他會面時他已將事情原委說明白了。”

“你昨日見過他?”

孫交又覺得費解。

張佐乃皇宮司禮監掌印太監,作為內相地位尊崇,平時出宮的機會應該不多,哪怕是奉皇帝和太後的命令到自己府上談及聯姻之事,可怎麽會轉頭就去見了朱浩?

莫非張佐去朱家提親時,碰巧與朱浩撞上?

朱浩道:“這麽說吧,張公公為人和善,如今雖為司禮監掌印太監,人前卻從不端架子,我們也是朋友。他有事並不會隱瞞,我們時常見面,探討朝中事務。”

孫交老臉上布滿了皺紋:“朱浩,你藏得挺深嘛……今日你與用修一起前來,不怕老朽跟他說明這一切?”

朱浩道:“跟他告狀的人可多了,也不在乎多您老一個……我告訴過他,我與新皇一同成長,只是他覺得,我朱家參與到謀害興王府長世子之事,定不會為興王府所容,所以才……料定我一定會為楊閣老效命。”

“你……你……”

孫交跟朱浩對話,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朱浩又攤攤手:“我知道我與孫老初次見面時給您老留下不好的印象,但當時陛下急需像孫老這樣的能臣入朝,時受皇命,見到孫老能如何說呢?單以深明大義來勸孫老留朝?劍走偏鋒,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我也不苛求孫老能加以寬宥,只能說,如今之局面,乃是形勢所迫,楊閣老想以我為棋子,娶令嬡以避免陛下與孫老聯姻,破壞朝廷體制,而陛下和太後則想籠絡孫老與我,安心為朝廷做事。

“其實我也不想過早卷入朝廷紛爭,奈何實在是身不由己,若是孫老執意認為我配不上令千金,那只能說遺憾了,但還是要請孫老不要為了一時意氣,而壞了大局,更損害自身利益。”

朱浩又說了一番孫交聽起來很不受用的話。

朱浩想明白了,與其在孫交這裏服軟,還不如繼續跟其表明心跡——我就是個為了目的而不擇手段的人,甚至你可以認為我是個陰謀家,但就算你再不喜歡,也該想想你自身處境,還有你女兒的終身幸福吧?

你女兒不嫁給我,太後和楊廷和都不能安心,最後你女兒必定孤苦終老,你還兩邊不討好,圖什麽呢?

嫁過來,雖然你不樂意,但新皇和楊廷和都能安心,你女兒終生大事也有了著落……

這也算是博弈論的一種,看起來這突如其來的聯姻很扯淡、很難讓人接受,卻是在某種情勢逼迫下所能產生的最好結果。

孫交的氣息很不勻稱。

但有一點被朱浩說中了。

若反對,那就真成了“意氣之爭”。

幹嘛要為一時氣憤,而憑白吃虧?

“行了,你叫用修回來吧,這婚事,老朽……勉強同意了!”

孫交最後只能選擇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