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3節 五念門(第2/2頁)

阿彌陀佛抓住了慧遠的遲疑,立即道,“你可不舍一切苦惱眾生?”

慧遠無言以對,不由向慧持看了眼,慧持卻是眉頭緊鎖,不知在思索什麽。

阿彌陀佛的聲音如同雷鳴,“你可心常做願回向為首成就大悲心?”

慧遠默然片刻,誠心道,“弟子未曾。”

在他心中,五念門任何一門都可助他往生極樂,不然他何以教信徒只念“阿彌陀佛”就能往生凈土的方法?

既然如此,專修一門有何不可?

他信,他行,他亦這般來做,可聽阿彌陀佛的意思——他慧遠因差一門的修行,似乎竟不能往生凈土,不由心中惶恐。

出家人不作妄言。

這句話不是出家人對世俗講的,而是對自己的心來講的。若有妄言,就是造業,若是造業,身口意就是支離破碎,無法合一,若不合一,如何明心見性?

因此不妄言是通往合一境的必備條件,慧遠修行深厚,雖覺有問題,卻絕不謊言欺騙佛祖。

阿彌陀佛緩聲道,“你無有大悲心,終不能至西方凈土。”

慧遠悲聲道,“但請阿彌陀佛告之至岸法門。”

阿彌陀佛輕聲道,“如今有一機緣,你若能誠心化解,當可助萬千眾生脫離苦海,不知你是否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