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全文完結

秦朝

陽滋公主處理著醫院的事物時, 耳邊傳來陌生又熟悉的‘叮咚’聲。

這是天幕傳來的聲響。

陽滋公主手頓了一下,她打開觀看,不是後世人給她的回復, 而是通訊員七號通知她皇帝召見。

她放下了手中的事務,趕往了宮殿。

在這個需要人力傳達消息的時代, 一切都是緩慢的, 甚至不是千裏、百裏傳音,哪怕只是鹹陽城內召人, 有時候都得耗費一天的時間。而天幕, 它可以直接省掉一半, 所以哪怕嬴政再克制,隨著時間的推移,他便開始越發的喜好用天幕召人——當然, 這只局限於他的心腹大臣之間。

沒錯,陽滋公主也成了始皇的心腹,大臣還算不上, 她還沒有確切的實權,這點和巴清不同, 對方有直隸屬於九卿治粟內史的職位:都內令, 俸祿比二千石,並正在做事。

都內令, 只比九卿低一級,而始皇還特地為其加了俸祿來表示優待,當然,巴清要做的事情也也很復雜, 她要在不傷農的情況下,逐步普及秦幣。

想要做到‘不傷農’, 那事情就變得復雜起來,此人要精通商業之道,讓平民不至於虧損,還能協調各方面的利益,必要時還得拿起來刀殺幾個敢於趁機囤積居奇的人……陽滋公主一開始還不懂父皇為什麽選擇巴清,可現在看,沒人比她更適合的了。

她精通商業,年紀也大,又沒有後嗣,經驗充足的同時,又不會被利益誘惑,甚至不少大臣也沒有激烈的,以沒有以女性不入朝堂為借口來攻擊她,畢竟,一個老人,還能再做多久呢?

她做得完,大家省了一件事,她做不完,那正好有個肥差能競爭一下,甚至還可以靠著做過的她的經驗過河——還有比這更好的事情嗎?

沒有!

而相較於巴清,陽滋公主當然是父皇的心腹,但這是血緣和性別帶來的天然優勢,而她真正掌握的權力,壓根比不上對方。

因為父皇讓她做了醫令。

這也是新設立的職位,直屬於皇帝,職位低於九卿,名義上和巴清同級,是掌管內外一切與醫療相關的事務,可實際上——

她手下的醫生還在上學。

也就是說,她現在只是個空頭司令,光個名字好聽。

出現這樣情況的起因很復雜,得從她想要接手推廣如何正確的給婦人接生說起。

她變得和大哥扶蘇一樣,試圖去勸諫父皇。

現在回想起來,陽滋公主還覺著自己像瘋了一樣,居然這麽大膽,她什麽時候敢敢違逆父皇?

不過,陽滋公主不後悔這樣做。

她腦海中不由得浮現了那個被父親溺死在自己眼前的嬰兒,那些個躲閃著,謊稱夜晚不小心把嬰兒壓死的母親。

這樣的人倫慘劇,要是還要繼續持續下去,那才是人間煉獄。

在直面這些之後,陽滋公主便旗幟鮮明的站到了公子扶蘇這邊,只是她的勸諫,並沒有迎來父皇的憤怒,他只是輕描淡寫的表示‘知道了’就沒了後續,對她也變得冷淡起來。

這使得母親和其她姐妹開始指責起來她。

她們覺著她‘瘋了’,她不應該對朝堂上的事情指手畫腳,更不該違逆父皇決策,這完全不像個女子該有的樣子!

而當時外界來的文士,反而對她一片贊揚。

那段時間,陽滋公主承擔了極大的壓力,她開始找無才傾述,只是對方並沒有給予回復,反倒是兄長扶蘇過來安慰過她,給她講了很多父皇的難處,以及現實上各種復雜因素和利益牽扯,並告誡她,不要被表象迷惑,母親和姐妹們的指責不一定出於壞,而文士們的誇獎,也不一定真的好。

在壓力中快速成長的陽滋公主認真聽取了兄長的建議,她沒有讓自己沉浸在郁郁寡歡中,而是繼續著自己之前忙碌的事情,沒有落下。

有意思的,是父皇冷淡三個月多之後,突然又給她了一道召令,給了她具體的職位,醫令。

霎那間,指責和誇獎又撲面而來,只是這一次,人變了。

那些之前贊揚的文士,各個都覺著她不應該接受這個職位,甚至還開始譏諷,而母親則是歡喜鼓舞,覺著她又重新獲得了父皇的信任——這可是管理所有醫士,隨時能夠知曉皇帝身體狀況的人,想做點什麽實在是太容易了!

而對於陽滋公主來說,沒有什麽比大落大起更能鍛煉人的了。

她仿佛看透了一些東西,又好像沒有完全看透,不過沒關系,她已經知道自己要做什麽了。

她不曾理會文士們的指責,不僅接下來了這個職位,還開始大張旗鼓的考核,招收醫者,順帶著引發了一波采藥熱,不僅儲備了大量的藥材,還讓農人發了波小財。

而在後世人指點著如何搭建醫療體系的時候,陽滋公主在努力學習那些‘管理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