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視頻 放棄治療

“怎會如此!”

秦國各學派的聖賢們滿是驚愕。

不可否認,秦的統治對比六國就是暴虐,商鞅將禮樂、詩書、修善孝悌、誠信貞廉、仁義、非兵羞戰稱之為‘六虱’,運用各種手段嚴厲打擊,這使得六國和聖賢將秦視為蠻夷,不屑與之為伍。

可正是這個蠻夷,憑借著武力將六國打的抱頭鼠竄,在過去的日子裏,無數的六國士人和聖賢都在疑惑一個問題,為什麽秦這個拋棄了仁義禮樂、對內欺壓,對外征戰國家能夠這麽強大,難道這個時代只有野蠻與暴力,過往的禮樂仁義,真的一點用處都沒有了嗎?

秦統一天下的時候,很多人真以為它沒有了。

而當不知多少人打算投身秦法的時候,天幕來了。

它帶來了秦亡的消息,這讓眾人高興的奔走相告,重新拾起對仁義禮樂的信任,可事情的發展顯然出乎大家的意料,天幕不只出現一次,它還帶來了評論區!

士人聖賢借此窺得後世一角,他們看到無數的王朝更替,政體變遷,看到了生產力提升帶來的改變,看到了何謂天下大勢,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在這些後世王朝用生命實驗出來的事實下,無數人不得不承認:

“真會如此。”

後繼王朝的‘漢’,不就是如此嗎?

劉邦白登山被圍,要數代和親,漢初人口凋零,稍作修養,四世便出諸侯之亂,有了這個前例,秦是行郡縣還是分封,六國復辟還是漢朝再立,都不過是——

“民何其苦也!”

秦統治著他們的未來會很苦,分封也不過是重新回到戰國時的朝不保夕,若是有人反秦,那更是民不聊生的末世,甚至現在,也要面臨盜寇的侵擾搶劫,他們可不是什麽六國貴族、反秦人士,就是想要不勞而獲的搶奪他們少有的財物而已!

這日子,怎麽就這麽苦,連點希望都不給人了嗎?

無數看著天幕的平民,淚水止不住的下落,一時間,整個街道都是悲泣,看到的秦吏背過身,像是突然患上了眼瞎耳聾。

【沒人知道這個關鍵節點如果轉變,華夏的歷史究竟會走向何方,但,在既定的歷史上,秦始皇完成了他應做的歷史使命,而且,他做的很好。

就是成果被六國貴族給偷了。】

【不過始皇也不用太難過,畢竟六國貴族也沒有笑到最後,當鐵農具變革、當竹簡讓普通小吏也能夠學習文字、當秦國為了更好的統治而推行小纂——新的、從未被人重視的草芥們,也開始在屬於他們的時代放聲高歌。

貴族這種只依靠所謂血脈就騎在眾頭上作威作福、拉屎撒尿的垃圾,就是要被丟進垃圾桶,小鎮做題家和城市做題家們只要兩個字:公平、公平、還是他媽的公平!

如果沒有我們想要的公平,那不好意思,我們會自己來拿。

陳勝吳廣的起義,韓信擊敗項羽,劉邦取得天下,無數布衣在秦末漢初攪動著風雲,這是能者上,庸者下的時代!】

秦朝

“六國,哼!”

秦國的強大,本就是依靠六國能力出眾,卻身份低微的士人,以及大量的平民做為秦卒,看過後世那麽多農民起義的嬴政,顯然不會小瞧了這些平民,他眸中多了幾分思量:

“時代大勢,無人可逆,六國貴族妄想分封,不過是倒逆行之罷了,就像是昔日齊桓公定葵丘會盟……倒是這士人平民,應能為朕所用。”

只是,他們如今的人數還不夠多,聲音還不夠大,壓不過六國貴族和那些支持分封的士人,要怎麽才能讓他們快速提升起來呢?

嬴政擡頭看向了天幕。

漢朝

“分封這個制度就嘩——”

還記得景帝清理坐大諸侯多麽困難的劉徹,顯然對分封制沒什麽好感,當年老爹可是差點翻車,要不是,咳咳咳。

親兄弟嘛,坑一坑也無所謂啦~

“說白了,就是鐵農具種出的糧食比過往多,周兩百年增加的人口數量,如今四五十年就趕得上,還有多余的糧食做軍糧,這不打起來才怪。”

還在拿著屠刀清理劉王諸侯的劉徹往後一躺,嘆道:

“秦回不去啦。”

畢竟,沒有人願意退回周朝的生產水平,莫說他,連有錢的商人都不願意吃麥飯啊。

【不過,這些和秦始皇沒有太大的關系,UP主不再多說,再說另一個更有意思的點吧。

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在皇位坐了十二年,缺人的問題從公元222年就有,而六國刺殺從218年便有記載,始皇肯定需要足夠忠誠的秦國執政人才來為自己維持統治,這麽久的時間,為什麽秦吏就不見多,反而是局勢越來越爛?

難道秦始皇放棄治療了?】

秦朝

本以為天幕就要結束的嬴政,沒想到無才又提出一個新的問題,他微怔,同樣也跟著疑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