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視頻 自然災害完

【受限於氣候變化等原因,整個西漢其實都處於自然災害頻發的時期,二百一十年裏,共有一百八十九次記載,每個皇帝都得遇上。

就比如漢武帝,繼位五十四年,在史書上留下了四十三次的自然災害,而漢元帝到漢平帝的的四十九年,在漢書中留下了四十七次自然災害,就連漢文帝也有二十九山同日崩,大水潰出的地震記載。】

伴隨著天音,天幕放出了西漢朝代的所有自然災害記載,時間、地點,災害極其詳細,連帶著折線對比圖都全都在上面。

秦朝

十五年後數百年的災害記載!

不用說,嬴政也明白這張圖的價值他目光如炬,直接看向身後二十多位從鹹陽挑選出來擅長速記速寫的刀筆吏和文士,不需要他下令,盡皆開始奮筆疾書,勢必要把整張圖全部復寫下來。

漢朝

朕治下災害頻發難道是很值得提的事情嗎?

看著天幕上數不清的災害記載,劉徹皺著眉,看了眼正在記載的侍中和博士,不去打擾他們,而是往外多走了幾步,眼神淩厲的掃過天幕,看著天幕上今年‘夏,大旱,蝗’的記載,心中焦慮不已。

這是既有天災,又要出人禍了啊。

劉徹對自己治下的臣子是什麽玩意兒實在是太清楚了,縱然有幾個清廉正直的,可整體上都是貪利好財之徒,被他們知道今年將有旱災蝗蟲。那地方上的官吏和豪族,最先做的不是想辦法滅蝗救災,而是囤糧居奇,在蝗災過後,借機大肆發財!

到時候,必然會有大量農民變成流氓,田奴。

面對這樣的情況,劉徹能做的事情其實很少,這是郡級別的受災人數太多,糧食運不過去不說,也沒有這麽多的糧食可運,本地的豪族更會想盡辦法阻攔,甚至是貪賑糧轉賣民眾——

可恨,可恨朕手中無兵,否則必將官吏豪族殺個人頭滾落!

漢朝,關中

看懂天幕的阿財整個人都懵了。

刹那間,阿財腦海裏全都是幹裂的土地,枯黃的水稻,漫天遍野的飛蝗、乃至極度的幹渴和腹中火灼般的饑餓,死亡的恐懼籠罩在全身,嚇得他一屁股坐在地上。

“災,大災,都得死!我們都得死!”

還以為是自己大喊出聲的阿財驚愕的往另一棵大樹下看去,是茂夫,他是本村人,同喜歡看天幕,現在正瘋了似的,癲狂的大喊大叫。

村裏不少人被他的模樣嚇住,未等村老上前呵斥,又聽聞一個年輕的新婦正抱子嚎啕大哭:

“今年有大旱,飛蝗,五年後再來大旱,過四年還有大水,這日子可怎麽過啊!”

眾人嘩然,有人不敢相信,有人指著天幕說這不可能有假,還有人拿今年過少的雨水舉例,在鐵一般的證據下,村裏人很快相信了未來的大災,緊接著,更加恐怖與惶恐的氛圍來了——

面對這麽嚴重的旱災和蝗災,他們要怎麽活下去?

漢朝,田野

伯夫和趙吏都不用翻開土壤,就能看到密密麻麻的蝗蟲卵。

用鞋底碾過這些蟲卵,趙吏滿臉愁容的看了眼天幕,道:

“蝗月余成蟲,復而生卵,卵月余而出,如此循環不盡,天幕所說的蝗災,恐怕近在眼前了!”

聽到趙吏的斷言,年邁的伯夫蹲下來抱頭痛哭:

“蒼天,若是蝗飛成災,我等哪還有活路可言!”

趙吏看著遍地的蟲卵,正在飛跳的蝗蟲,又忍不住擡頭看向天幕。

不,還是有活路的,現在就是機會,只要,只要能在蝗蟲未曾聚集成災之前,將現在的蝗蟲滅盡,就不會有蝗災出現!

可他不懂如何盡快撲滅蝗蟲,而如今蝗蟲蔓延的又何止本縣,這得讓所有蝗蟲增多之地都動起來滅蝗才行,而他……

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吏目,怎麽有資格命令多地平民百姓滅蝗?

唐朝

看著這張圖,李世民猛的一拍大腿。

“朕竟忘了問後世人唐朝年間各地災禍記載了!”

還好還好,現在也不晚,等這個視頻結束他立馬就去問,提前做好防備,讓平民百姓能活著度過災年。

【顯然,漢儒們不會想起來之前明君治下也是天災頻出,在周公的天命說、在董仲舒的天人感應指導下,漢儒們紛紛將手中的利劍指向了唯一的出氣口——皇帝。

是上天不讓劉家坐穩天下的,不然怎麽會有這麽多天災降世!

三人成虎,眾口鑠金,再加上野心家的推波助瀾,無力解決現有矛盾的漢哀帝,既是被忽悠瘸了,也是病急亂投醫,畢竟,當皇帝自身智慧、能力不足以解決矛盾的時候,他也只能依靠這群國家智囊了。

可惜的是,漢儒們已經拋棄了他。】

【儒臣們也迫切的希望解決社會矛盾,但他們解決方式和孔子一樣,不切實際的復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