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視頻 印刷術

天幕不僅沒有理會,還直接閃過,放起了其它書法。

蔡文姬的《我生帖》衛夫人的《古名姬帖》顏真卿的《多寶塔碑》《祭侄文稿》柳公權的《玄秘塔碑》宋徽宗的瘦金體……

秦朝

喜好書法,未來還因為字體書寫優美,而成為小篆推廣標準字體的李斯看著天幕,眉宇間多了幾分向往。

“後世文風之盛,源之於紙,可恨如今未有!”

好在天幕已經將造紙之法講出,嗯——看起來他得常去紙坊看看,加些厚賞,如此,才能早日用上紙啊。

漢朝

“這紙的產量,看起來可不是一般的大。”

劉徹對書法並不迷戀,哪怕天幕展出的這些書法字體的確賞心悅目,但他的第一反應,不是它們多美,而是練出來這樣優美字體,得用多少紙張。

畢竟,要是紙不夠,練的不夠多,怎麽可能寫出這樣的好字?

看著天幕上方方正正,頗好辨識的楷體,劉徹瘋狂心動。

“要是紙坊也能達到這麽高的產量,朕就下令讓官員全寫這種字體!”

以後,朕再也不用受那些大臣五花八門的字體茶毒了啊!

唐朝

各地的文人看著天幕上展示的書法字體,全都瘋狂起來。

“蔡文姬,是蔡文姬!這字奔放俊逸,還帶著幾分嫻雅婉麗,甚美!”

“昔日文姬歸漢,書古籍四百余卷,大才啊!可恨此生不得見真跡!”

“是衛夫人的書法!古樸端莊,嫻雅婉麗……我書之啟蒙,就是她的《筆陣圖》啊!”

“王羲之!天下第一行書!”

“顏真卿,唐?他是我大唐之人?!”

“可有人聽聞他何在!”

“還有柳公權!”

唐朝,邢國公府

“顏真卿之正楷,端莊雄偉,堪稱大家,如此好字,既為唐人,我竟未曾見過,這不應該啊。”

房玄齡注意力全放在了‘唐’上,下意識思索周圍出名的書法大家,卻怎麽也找不到對應的人,倒是旁邊的杜如晦先反應過來,他笑著說道:

“大唐三百年國運,這顏真卿和柳公權,現在指不定還沒出生呢!”

房玄齡一怔,隨即反應過來,他有些哭笑不得搖著頭:“糊塗了,總覺著一提到唐,就是我們這時候。”

“誰讓天幕總說千年,千年?王朝更替都算不上什麽,可對我等而言,五十年,就已經過去整整一代人了啊——”

杜如晦說的有些唏噓。

個人之壽去對比漫長的人類歷史,撲面而來的便是無力蒼涼之感,杜如晦不想在冬至末尾說樣的話題,他笑著道:

“說起來,現今天幕放出顏、柳這兩位後唐大家的真跡,不知道多少姓顏、柳的人家,也要起這個名字了!”

杜如晦頓了下,腦海中浮現出一堆‘顏真卿’‘柳公權’互相爭論書法之優劣的場景。

“噗——”

這個損友啊!

【中國傳世名畫很多,寫意寫實人物山水風景花鳥魚蟲範圍太廣,這裏就不一一介紹,大家有興趣可以自行搜索,UP主只說個人最喜歡的是清明上河圖吧。

古代的史記惜墨如金,文物也多為帝王將相所留,這使得我們大多只能看到上層人士個人生活,極少整體的看到古代百姓生活,而北宋畫家張擇端在長達五米的紙上,記錄了都城汴京的一貌。

它不僅是當年繁榮的見證,更能讓我們在千年之後,如此直觀的看到當時的上至達官,下至百姓的服飾、出行、勞動、建築、商業發展……】

伴隨著天音,天幕上,一張長長的黃色畫卷展開,而後又從頭到尾緩慢移動,讓所有人都能清晰的的看到那畫紙上的一切。

唐朝,皇宮

“北宋?”

唐後的朝代,這顯然讓李世民上了心,他細細觀察起這幅畫,想要看看宋時首都到底有多麽繁榮。

這一看,畫上的北宋還真的是屋宇鱗比,商船雲集,百姓各居其業,頗為盛世之景。

只是看著看著,李世民突然覺著有些不對。

“城防渙散,守備懈怠,船過橋險,這畫……不簡單啊。”

李世民果然充滿了帝王的敏銳,宋時以畫呈民情之事頗為興盛,張擇端也是想通過此畫向宋徽宗暗示當時社會上的種種弊端,可惜,宋徽宗只想沉迷奢侈和自己享樂,甚至不惜放縱蔡京等人打著新法的旗號無惡不作,他這樣的人,即便是看出了這幅畫中的問題,也是無動於衷。

李世民不知這是一副‘悲畫’,反而覺著,這樣的畫作,更能讓人直觀感受民間疾苦,激勵自己改進,他對著身邊的長孫皇後問道:

“觀音婢,你說,朕命畫師走訪天下,多畫些這樣的畫來,如何?”

長孫皇後略一沉吟,搖了搖頭:“只怕,最後畫的不是民間疾苦,而是一片歌舞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