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視頻 孔子甚猛

秦朝

“周朝雅言?”

聽到這裏,嬴政嗤之以鼻,這種過時的東西,沒有什麽說的必要了,以後天下要說的,是我大秦的雅言!

漢朝

劉徹看著天幕若有所思:

“官方的貴族語言?有意思。”

後世之人總有些奇奇怪怪的研究,能提到‘文明’這麽重的詞匯,看起來這個視頻也不會像他想的那樣,影響微小,不如上個視頻那樣啊。

唐朝

“觀音婢,這次的天幕似乎沒那麽危險,而且,還挺有趣?”

聽完這段,李世民松了口氣,他笑著說道:

“我一個唐人,聽千年後的後人,給我們講千年前商時的古人怎麽寫字,這可真是有意思啊!”

誰能想到史記記載的商朝,會和現在有那麽多不同?看天幕上這些人身穿獸皮,跳著祭祀舞燒龜甲的樣子,‘古’的感覺瞬間就來了,李世民很好奇,後世人看他們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感覺?

聽丈夫這麽說,長孫皇後也有些啞然,她不由得搖頭笑道:

“聖上這樣說,這感覺可真是古怪!”

唐朝,邢國公府

冬至假快要結束,房玄齡和杜如晦本來是想抓住假期尾巴聚個餐,不過,現在卻站在廊下吹著冷風看著天上的甲骨文。

上一次天幕放的太快,現在慢慢觀看並加以閱讀,自然感覺到了古字的佶屈聱牙。

先是杜如晦直接說:“太過蹇澀。”

緊接著,房玄齡更是評價道:“言不達意。”

二人相視,隨即笑了起來。

笑過,房玄齡微微感慨道:“先人創字,從無到有,難如登天,此句非錯,乃是我等有先人定韻,句,方有今時的通順啊!”

【雅言的出現,對周朝穩固統治奠定了很大的基礎。

要知道,人這個群體,最喜歡通過找不同來劃分敵我然後開戰,語言不通,那連找不同都不需要,直接就能開打。

而語言它無法量化,甚至有極強的‘傳染性’,就像是把一個東北人放進南方宿舍,只需要半個學期,整個宿舍就會全變成東北人一樣,若只有語言,周人分封到地方的後代,幾年語調就得變的面目全非,必須是和文字結合在一起的語言,才能減少變調的可能,將分封制持續下去。

那有了文字作為基礎的語言,能持續多久?

這麽說吧,《論語》記載:“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秦朝

“咦?”

《論語》成書於戰國時期,儒家學子又到處宣揚學說,提到這個書名,嬴政立刻想到天音想說的是誰,指的是什麽意思。

孔子,有教無類。

不過天音提及此事的時候,指的並不是有教無類,而是表明在教導來自各國學子的時候,沒有因為各種的方言而阻礙,能直接用雅言交流!

這是很新奇的角度,哪怕他在趙國做質子,回來之後也不過是因為口音等問題嘲笑,而沒有出現直接無法交流的情況。

但,想起來如今士人和平民語言不通的情況,嬴政若有所思:

“如此來看,依靠秦文推廣大秦雅言之事,也很需要做一做。”

天上的天幕,還在饒有興致的說道:

【當然,雅言的出現有好也有壞,在它擴大交流的同時,也成功將貴族和平民區分開來。

上層的貴族通過對文字的思考,說著復雜拗口的雅言,底層的百姓只有勞作,說著父母傳下來的簡單口語,於是,同一地區存在兩種不同的,無法交流的語言,持續了近千年。

所以,在這時,由文字培養出的雅言,又成為了階層固化的工具。】

漢朝

“有意思,原來還有這樣的時候?”

劉徹知道有方言,但他還真沒有想到同地的貴族和平民之間也會有語言不通,畢竟他以前出宮打獵的時候,和百姓說話也雖然有些許障礙,但還是能交流說明白的,誰知道周時的貴族和平民話都不是一回事啊。

不過,回憶著之前那句頗為拗口的甲骨文,劉徹還是點了點頭。

他看起來都有點吃力,不怪平民聽不懂。

“這可不是一件好事兒。”

劉徹最討厭的就是貴族,周分封天下,自此,有了能通過血緣世世代代傳承的貴族,他們存在的時間太久,身上加了太多的光環,並讓人開始覺著貴族就該永世統治下去,如果沒有春秋戰國,沒有秦始皇掃盡六國、沒有陳勝吳廣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沒有高祖的布衣天下,沒有語言互通——

那這群家夥,恐怕還得在自己面前犬吠吧?

唐朝

“階層固化?”

李世民稍微用了幾秒才反應過來,他想著周朝貴族世代相傳的樣子,搖了搖頭:

“周分封天下,諸侯貴族兵權在手,又有封地不缺米糧,朝中危也,故此分封不再,將君子之澤五世而斬,能使國如流水不腐,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