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視頻 完

伴隨著天音,天幕展出龜甲,獸骨,這些對農人來說都要丟棄的無用垃圾,卻因為上面的兒童畫似的圖案,被放在巨大的透明水晶中,極為珍重的保存起來。

秦朝

“西方列強入侵到要讓後世的國人學寫拉丁字母?”

嬴政看著天幕,好幾秒才反應過來天幕的意思,緊接著,他整個人變的更加糊塗起來。

朕都將天下打下來了,西方哪還有什麽敵人,後世之人到底是怎麽回事,居然落得個連語言文字都不能保全的地步?!

還有,朕怎麽就不存在了!

漢朝

“工業文明?”

劉徹擰緊了眉頭,他起身快走幾步,直接走到當初畫的那張世界地圖前,看著其它幾塊隔海相望的大海,心中發涼。

這不是天音第一次說這個詞匯,他看過天幕展現的後世,哪怕只有幾個片段,仍然能感受到國力之強,那是強到自己連想象都做不到程度,他原來還以為是後世某些朝代發生了變化,可誰能想到,是其它的國家,先進入工業文明,再來攻打身為農耕文明的中原國度!

這樣的未來,劉徹完全不能接受!

漢朝,太學

“什麽?後世怎麽會落到如此地步!”

董仲舒不可思議的看著天幕,沒有人比儒家更懂詩書禮樂的重要性。儒家用這套制度教化太多周圍的部落了,基本上教化著教化著,他們就從蠻夷變成了漢人,如果後世的子孫把這些都拋棄而轉學其它,那他們就不是漢人,而是西人了!

唐朝

“拉丁字母是大食人還是拂林人的文字?”

李世民對外國商人了解並不多,之前他也沒將這些人當回事,但天幕這麽慎重的話語,讓他立刻重視起來這些人,只是他一思考,就覺著不對起來。

“中原距離這些國度甚遠,如今他們只能通過絲路從西域過來,中間還要穿越沙漠,要令中原放棄語言西化,說明他們強到中原無法戰勝,這……”

李世民不由得想起來四年前天幕末尾展現後世女性生活的片段,以及那些機械、武器,至今為止,耶耶還在對其嗤之以鼻,極為厭惡,現在來看——

“被對方搶先的代價,是差點亡國滅種。”

可不被他們搶先的代價,又是什麽呢?

李世民突然不敢繼續想了。

而天音並沒有在這段慘烈的過去多做講解,而是順勢說起來考古。

【說到這裏,UP主啰嗦幾句,做個科普,現代的考古和盜墓是兩回事,針對墓葬的考古,是通過對遺物遺跡遺址的研究,復原古人的生活狀態,社會風俗,文化藝術等等。

考古學家不會主動盜墓,很多墓葬都是被盜之後的保護性發掘,他們不會售賣文物以此獲利,甚至對考古界來說,盜墓賊在意的金銀財物,還沒有幾枚竹簡重要。】

【考古,是回擊國外懷疑我們古代是否存在的有力手段,更是從挖掘機下搶救出那些差點消失的過去,讓我們看到華夏的文明進程,從過去汲取我們的精神營養。

比如,良渚文化和三星堆被發現之後,我們在國際上被確定有五千年的歷史。

對甲骨文的解讀和婦好墓的挖掘,讓我們知道原來商朝的王後有自己的封地,她既是王後,也是女將軍,更可以上戰場打仗和主持祭祀。】

伴隨著天音,天幕展現出一處考古地點,幾十個人拿著刷子,小心翼翼的掃著陶片上的泥土,動作極為珍重。

緊接著,畫面一轉,之前出現的龜甲再次出現,不過這一次,它上方的字體浮出來,緊接著,旁邊出現了簡體的對照:

辛巳蔔,貞登婦好三千登旅萬,伐乎?

而後,天幕挑選了‘伐’字,它逐漸放大,占據整個屏幕,其它字則消失不見,正當眾人疑惑之時,這個字突然依次向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乃至現代簡體字變化。

唐朝

博學多識大臣們集體擡著頭,他們的心劇烈跳著,如果前面的字體,他們還看不懂是什麽意思,可當甲骨文變化到大篆那刻,就有人高聲喊了出來:

“是大篆!”

“小篆,這是秦漢時期流行的寫法!”

“隸書,變成隸書了!”

“快看,那是現在的楷書!”

“草書和行書也有!”

“還有後世的字,原來只是簡化了些,還好,還好!未曾丟棄我們祖先的文字和語言啊!”

“這樣清晰的演變,可真是,神乎其技啊……”

“原來,這就是考古的意義嗎?”

有位博學多識的老者捋了捋胡須,道:

“如此說來,此事古已有之,晉朝汲郡人盜魏國古墓,從中得《竹書紀年》,北魏時,酈道元為注《水經》也成遍訪遺址……只是我等多為金石回古,未曾這麽細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