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視頻 開始

[新視頻載入中……]

[智能化匹配投放時間……]

[開啟新世界中]

[匹配完畢,開始投放。]

西漢,公元前一二九年,鄉野

距離天幕的出現,已經過去半個月。農人們又相聚在農田。

他們緊張的看著趙過和伯夫一起,驅趕著一頭成年黃牛走了過來。

黃牛身體健碩、龐大,牛角粗壯,一看就是公牛。

相較於母牛的溫順,公牛的性格,則極其暴躁,經常頂撞人。

哪怕是有經驗的訓牛人,也不一定時刻都能管得住公牛,有時候他們讓公牛拉車,公牛都能把車給掀翻了。

面對體型能有半噸重、脾氣暴躁的公牛,一些膽小的農人,忍不住害怕的後退幾步。

被牛頂一角,會死人的!

可現在卻與以前不同,原本脾氣暴躁的公牛,如今卻極為溫順的,跟隨著伯夫牽著的繩子,慢慢的往前走。

他們走到了農田裏,兩個人合力,架起來曲轅犁。

對於古代底層百姓所使用的農具來說,除了使用起來能提高高效率,更重要的就是農具本身要簡單,易做,不復雜。

後世推廣開來曲轅犁,就有以上這些特點。

因為難度不高,有了參考樣式的趙過,很快拆解出來了結構,也沒費多大勁兒,就復制出來了它。

曲轅犁從唐代出現,一直使用到近代,上千年都沒有改換樣式,足可見優越性。

之前,做出來曲轅犁的趙過去田邊和農人們一試,瞬間震驚了。

雖然不知道原因,但無論是趙過,還是資助他小牛穿鼻環的老人,也就是伯夫,上手耕上那麽一段路,就能感受到耕地比過往輕快了數倍。

輕便的手感,讓兩個人甚至覺得,自己一天耕個三畝地都不費勁兒!

比起來現在用鋤頭,一個人一天翻耕一畝地,就累得不行的情況,區別實在是太大了!

當然,這和大家現在的農具有關系。

後世人們在漢墓上經常看到二牛擡杠的耕地方法,現在底層農夫還做不到。

至少要等到趙過當上搜粟都尉,在漢武帝支持下,從黃河北邊推廣代田法的時候,二牛擡杠的耕種方法,才開始普及。

若是按照歷史的正常發展,農人們要經歷過二牛擡杠、一牛耕地,也就是廣耦犁和直轅犁之後,才能用上曲轅犁。

而現在,漢代的農人伯夫,直接跨越了八百年的時光,率先享受到了跨時代的技術成果。

他和趙過兩個人一拉一推,半天的時間不到,就翻出來小兩畝地!

哪怕翻的有些粗劣,還需要再返工一遍,眾人也被這速度震驚到了!

他們爭相搶著想要試用農具。

回憶當時場面的趙過,現在還心有余悸。

太瘋狂了,他就沒有見過這麽瘋狂的農人!

有了農具做打底,農人們更加新任他不說,伯夫甚至直接把自家的小牛拉到趙過面前,求他趕緊給牛鼻子打孔。

趙過也不含糊,照做了。

事實證明,給牛鼻子打上孔,實在是太有用了!

伯夫家的小牛也是頭公牛,平日裏脾氣就很大,經常扯它脖子上的繩子往右走,它硬是往左走。

而打上鼻環之後,拉鼻環上的繩子,小牛吃疼,便不敢再和人犟。

現如今,伯夫家還沒有到腰高的小孩子,都能牽著鼻繩遛牛。

看到這幕的農人們,不能說瘋狂,應該是癲狂。

現在農人能用來耕地的牲畜,大多數只能是馬,牛也有,很少,因為牛太難訓。

至於驢,西漢還沒有傳進來呢。

就是馬這種牲畜,太精貴,它是直腸動物,和牛羊這種食草,能夠反芻的動物不同,馬邊吃邊拉,喂它的草料稍微不夠一點,立馬就瘦下去。

如此難伺候的耕馬,農人很難養的起。

但牛不一樣,牛沒有這麽難伺候,喂草之後,它會自己反芻,夜裏拴在家裏,根本不用再管,根本不像馬那樣,還要給它備夜裏吃的草料。

而且,牛的力氣也很大,拉車都行,耕地自然是沒有問題。

當時圍觀小牛的農人們,想象著自己養上一頭牛,拉著曲轅犁,輕而易舉的開墾著耕地的模樣,心情越發熱烈。

他們迫切的希望,現在就能用上這麽聽話的耕牛。

趙過也被這種情緒所影響,好在,他還保留著理智。

在他看來,小牛的脾氣還好,成年公牛才叫犟,給它套上鼻環,用拉動鼻子的疼痛控制,真不一定能成功。

但看著農人們急切的眼神,趙過實在是說不出來拒絕的話。

他帶著農具和小牛,找了縣裏的田曹,田曹看了看農具和小牛,沉默片刻,直接帶著趙過去找縣令長。

而正忙著處理本縣巫覡斂財的縣令長,看到趙過帶來的東西,親手試過之後,想都沒想,直接拿自己的俸祿,給他買來三頭公牛,還叫來了縣城裏最擅長馴牛的牧人,讓他們盡快訓出來能耕地的耕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