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視頻後續 前去軍中(朝中討論結束)

劉徹立刻高興了。

不管怎麽說,五胡之亂,的確是壓在他心裏的一顆大石頭。

哪個帝王,想擔一個亡國滅種的罵名?

這簡直是要刻在史書裏,和商紂王、暴秦的始皇一樣,遺臭千古!

主父偃提出的這條新理由,實在是說到了他的心坎上。

劉徹眯了眯眼睛,又想到一個新佐證:

“這般說起來,朕和朕下一代,絕非是什麽亡國之君。不然,衛青與去病,不會在後世得到如此褒贊。而且——”

說到這裏,劉徹有些得意:

“天音在提到朕時,沒有多少貶意,還是有些推崇的。”

呃……

幾位心腹都別開了眼。

天音在講述衛青霍去病兩位時,偶爾是提到了陛下。

其聲音透露的情緒上,也的確沒有多少反感。

可僅憑這一點給自己貼金。

實在是有些過了啊!

畢竟她可是提到了您在兩位將軍死後,還在打仗,還選錯了將領,打輸了!

這可是明晃晃的不滿。

您到底從哪裏聽出來的,她對您很推崇?

因為對方未曾直呼其名啊!

劉徹眯了眯眼睛,心裏有些得意。

身居本朝的人,普遍會對前朝之人,沒什麽尊敬。

對避諱,也不會怎麽在意。

就像天音再尊敬衛青、霍去病的功績。

也是直呼其名。

而在提及自己上,她卻一直在稱朕的謚號。

雖然劉徹對後世還是未知全貌,但僅憑天音放出來的救災舉措、人口,對待外戚,貴族,文人的態度。

他便敏銳的察覺到,後世的政體。

必然產生了極大的變化。

更加的有……先賢之風。

簡單點說,就是對皇帝可能也沒什麽恭敬了。

若非在意朕的功績、對朕推崇,她早就同衛青,霍去病那般,直接直呼其名了!

就像是現在一些人在議論秦朝時,經常也直呼嬴政啊!

畢竟稱呼為始皇,那就太擡舉他了。

這樣來看,朕的功績,在後世看來,應該不亞於衛霍二人。

可惜不知道這天幕是否還會再出現。

若是能說說朕的功績,那該有多好啊。

劉徹有些遺憾。

他道:

“罷了,數年之後的事情,暫且先別想了,再商討下衛青提出的計策,應對匈奴才是要緊的事情。”

這倒是。

心腹們紛紛應合道:

“是。”

長安。

光怪陸離的天幕,終於消失。

看到自己沒有受傷,也沒有發生天塌地陷的事情。

城中的百姓,膽子比較大的,也陸陸續續從家裏走了出來。

畢竟對於他們來說,幹一天活,就有一天錢。

不幹?

那就餓肚子吧!

而除了這些受限於生存壓力,不得不暫時忽略掉天幕影響的人。

還有一些膽小的,被嚇到的人,看天幕恢復正常,趕緊去找德高望重的老人解惑。

又或者直接去那邊巫覡,占蔔吉兇。

還有一些賈商,小販。

因為天幕發生時,太過於恐慌。

丟了自己的攤子就跑。

導致好多貨物,直接丟在了路上,或者是無人看管。

直接被人偷了去。

此外,搶劫,偷盜,鬥毆等事件。

更是比以往多了數倍。

好在,這些事件持續時間並不長。

隨著官府下達命令,官吏出面調解。

天幕造成明面上的影響,逐漸開始消散。

至少沒有發生死人的現象。

至於底層的暗潮洶湧。

一天之內,還是解決不了的。

畢竟,只是維.穩,就讓長安中低層的官吏,忙的腳不沾地兒。

上面的人倒是可以輕松些。

還有時間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商討如何應對天幕的事宜。

能夠上朝的那些官員,也不回家了。

直接在官屬裏開吵。

至於那些功勛貴族,各自按自己的圈子、利益,領頭人,聚集起來。

除了抱團的人,也有一些聰明人,謹慎的不發表任何意見。

而是先回家,準備好好梳理今天聽到的內容,再和幕僚商量,要如何處事。

整個長安原本還算穩定的局勢。

因為天幕的到來。

而變得風雲詭譎起來。

下午,衛青頭腦有些脹痛的走出未央宮。

不只是他,桑弘羊、主父偃,張湯。

都沒有好哪兒去。

高強度的思考,實在是太耗費精力了。

四個人都提不起來精神說話,互相告別之後,趕緊各忙各事。

在這五六個小時中,衛青為自己爭取到了進入軍中的權力。

按照大漢現在的制度,將軍在日常是沒有軍權的。

將軍只能在戰時由陛下任命,手握虎符,率領軍隊。

京內只有校尉可以帶兵。

現在,衛青也擁有了特權。

這種特權是模糊的,並沒有確定下來,衛青能夠領多少兵,帶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