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為什麽不帶兵器

“喔?”

劉徹也有些詫異,沒想到竟會是落下閎先答,他眯了眯眼,問道:

“為何?”

落下閎將自己的猜測說了出來:

“天音與天幕相配,應是一人所做。前面的內容,我還有些看不明白,不過後面涉及天災時,天幕若真有回溯時間的本事,為何不直接放出我等受災之景?何必念史書呢?想來,怕是做不到吧。”

都是聰明人,疑點一拋出,天幕的很多地方看起來,就顯得有些露怯。

如落下閎所說的時間回溯,亦或者後世之人,在面對天災時的同樣無力。

縱使有些畫面超出了他們的認知,但往前追尋,上古之人還在茹毛飲血,以狩獵為生,讓他們看如今的未央宮,恐怕也會不知所然。

所以後世之人,掌握些許現在不能理解的東西,也很正常嘛。

至於為何落下閎覺著天幕出現和天音之主才淺無關,那便是內容。

他對著天子拋出來一個問題:

“臣在想,這天幕,到底是給誰看的呢?”

給誰看?

肯定不是給他們看的。

主父偃沒有被被人搶先一步回答的憤怒,甚至還松了一口氣。

沒有把握,還是不回答陛下之問比較好。

更何況,推出來天音為後世之人後,才是大麻煩!

她所講內容的,透露出的……

想到此處,主父偃背後一冷,他微微低頭,不去看天子臉色,又轉移話題道:

“此女,應是對她同輩之人所講。”

“沒錯!”

落下閎撫掌贊道:

“若她知道天幕能給我們這些古人觀看,還會講這些內容?”

將兩位臣子的話語,和自己的思考互相印證,劉徹確認了自己所想。

自己猜對了!

即便是做足了心理準備,劉徹長袖下的拳頭,還是握的越來越緊。

天音,是後世之人!

那……

她會是大漢的子民嗎?

劉徹猛的閉上了眼。

他想起來之前所看到的山河,看到示意風雨行進時的地圖,那塊截然不同,明顯是刻意區分的疆域。

應該是後世國家的疆域範圍了。

與如今,實在是相差極大。

甚至……

連草原也被納入其中!

還有那比陸地要大數倍的海洋。

得多大的船,才能在這樣的海上航行?

至少,要幾百米吧?

要穿越這麽大的海洋,航行時間得以年來計算,必須要攜帶足夠的糧食與淡水,海上沒有補給,或許,要在船上耕種,才能保障後續糧食充足。

如此強盛的國力,劉徹甚至勾勒不出來它的全貌。

他用盡自己所知的一切,如盲人摸象一般,去推測後世的那個國家是一個怎樣的龐然大物。

以及,它與大漢相隔的時間。

從行船探明整個世界的大小,怎麽都得花費幾百年的時間。

再加上人口增長和造出來大船需要的時間,粗略估計,天音所說的後世,離現在,恐怕要上千年,甚至更久。

畢竟,周八百年至春秋,才有墨子造出攻城車,

造那樣的巨船,怎麽也得等個上千年吧?

千百年之後啊……

至今為止,最長的王朝,周,也不過統治了八百年。

這麽久,大漢,應是不存在了吧?

劉徹心中升起淡淡的悵然若失。

但很快,又被新的疑問充斥。

朕的大漢,國祚能有幾何?

是比周朝長,還是比周朝短?

朕,在史書之上,又是什麽評價?

一股迫切的、想要知道未來的沖動,促使著劉徹再一次看向了天幕。

天幕的景色又變了。

這次,是無數倒塌的房屋,到處都是殘垣斷壁,地面裂開了巨大的裂縫,就連天幕,畫面也開始一晃一晃的。

劉徹一愣,刹那間便反應過來。

這是地龍翻身!

大地動!

太學

學子們正在爭吵。

初建立的太學,現在僅有百余學子,對比東漢時鼎盛時期能達到三萬余人的規模,實在是少的可憐。

好在太學人雖少,但質量高,學子們沒有被滔天的洪水和千裏幹涸嚇到,但關注點明顯騙了。

有學子爭吵天災之因。

“天災之害,乃君主不修德政所致!”

“胡言!神音說此為自然變化,與君主無關!”

有學子們看著天幕百姓慘狀,涕淚橫流,連連哀嘆。

“萬民苦也!”

還有學子極為敏銳的抓到了天音所說內容,驚愕的喊了出來。

“天音之主稱我等為古人,那她是什麽時候的人?”

“她不是天神?!”

不肯相信這個猜測的學子,和他吵了起來。

“非也!後世之人面對天災仍無能為力,若天音為凡人,怎會有此等手段!”

還有學子看著士兵不惜以身堵堤救河,紛紛贊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