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她應該還沒意識到你把她的權威擠壓到渣都不剩了◎

再說方晉北收到家裏寄來的信分外感動,他的父母兄弟都在惦記他,他們說隨時歡迎他回去!

他們回家探親一次不容易,但家人的記掛讓他覺得很溫暖,尤其是二哥二嫂,他們真是很善良的人。

兩口子把省吃儉用省下來的奶酪跟牛肉幹寄回了家。

姜鐵梅把兩樣零食用油紙包好,塞進初迎跨包裏,叮囑她餓了就墊吧點。

她本來覺得陶芋能按時吃飯,不用吃零食,但在對方目光壓力下,也只能給大兒媳包上一包。

初迎說:“媽,你看三弟兩口子多孝順。”

陶芋這時候還沒意識到房子有多重要,可想不到她以後會搶房產,也跟著附和。

姜鐵梅美滋滋的:“是,我巴不得你三弟他們回來探親。”

——

這天上學,初迎去送閨女上幼兒園,在門口遇到她同伴小夥伴,兩個小姑娘大聲地叫對方名字。

春燕覺得她的新朋友的名字特別好聽,人家叫林小溪,春燕喜歡這個名字才願意跟那小姑娘玩兒。

這段時間,邊工作邊等著大款三舅回鄉探親,初迎一邊琢磨著給閨女改名。

按理說方戩有文化,不至於給閨女起這種普通的名字,可這個名字是姜鐵梅給起的。

方晉南閨女叫方春芬,春分那天生人,一生下來,奶奶就叫她芬啊,芬啊。

初迎覺得方春芬還沒那麽難聽,可她閨女隨了堂姐,一生下來奶奶就管她叫燕兒,燕兒,她的名字就叫方春燕。

閨女成年後特別討厭這個名字,覺得土掉渣了,好像她是從六七十年代來的。

初迎從沈長征那兒借了本辭海,她一定要給閨女改個特別有文化有氣質的名字。

沈教授家真是書香四溢,兩間房住了五口人,家裏最顯眼的家具便是擺滿了書的一大排書架,他是京城大學的地球物理學教授,除了專業類書籍,還有好多天文、文學、物理等各種書籍。

初迎發現自己在起名方面可真沒什麽天賦,連翻了好幾天書之後,她跟方戩商量:“給咱閨女起名叫婉如怎麽樣!”

方戩吐槽:“八十年代叫春燕的人還挺多的,你起的這名兒一下回到民國了。”

從辭海跟詩經、楚辭裏都沒找到合適名字,初迎又從教授家裏借了本古文觀止,看到洛神賦這篇文章,來了靈感,想讓自己閨女叫方洛賦。

初迎跟方戩商量:“這個名字怎麽樣,我們閨女是不是從小土丫頭變成了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少女。”

方戩說:“看來多看幾本書還真管用,就叫這個名兒吧。”

沈教授大加贊賞,說這個名字起得好,重名率低,還顯得特別有文化。

春燕一下就喜歡上新名字,馬上就要去通知小夥伴,她邁著小腿出了門,習慣性地往孔浥塵家方向走,走到一半才想起來,她第一個想要通知的人是識嶠哥,馬上拐了彎去找沈識嶠。

“識嶠哥,我改名了,我以後叫方洛賦,小名叫小賦。”小賦很自豪地說。

沈識嶠誇贊道:“你的新名字真好聽。”

姜鐵梅對這個名字超級不滿意,說:“芬啊,燕啊不好聽,富啊,貴啊的就好聽?我們那一輩人名字裏才帶富貴。”

小賦非常喜歡這個名字,馬上奶聲奶氣地反駁:“不是富貴的富,是詩詞歌賦的賦。”

姜鐵梅忙說:“好好,是詩詞歌賦的賦。”

大嫂也趕緊給自己閨女改名,原本想起個跟方洛賦一樣好聽的名字,但絞盡腦汁想了好幾天也沒想出來,就把閨女知名直接改成方芬,自己挺滿意,覺得也比以前時髦不少。

這幾天,小賦特別忙,邁著小腿蹬蹬走,把院子裏所有鄰居都通知一遍:“不要叫我春燕了,我改名叫方洛賦,詩詞歌賦的賦。”

“我叫小賦,不叫春燕。”

“好好,你叫小賦。”

大雜院的人很快統一認識,認為方洛賦是他們聽過的最好聽的名字。

詩詞歌賦是這些天大雜院提及率最高的詞,感覺整個院文化档次都提高了。

方戩說:“你看咱媽叫小賦叫得那麽親熱,她應該還沒意識到你把她的權威擠壓到渣都不剩了。”

初迎說:“說來聽聽。”

“你先是阻止她賣房,還從她手裏奪了管家大權,又斷了姜紅衛這門親,連她給孩子起得名字都改了。”方戩說。

初迎笑道:“誰叫咱媽明明沒管家能力還要事事做主,等她反應過來早就晚了。”

——

年底各種評比特別多,初迎的同事就跟打了雞血似的比平時工作賣力得多,都想拿獎過年,可初迎沒什麽興致。

這天初迎把車開回公交總站準備交接班,於經理正在等她。於經理是交通集團旗下的公交公司的一名經理,也是她師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