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舊神

再怎麽沒文化,小娟也估摸得出大約是人工智障翻譯出了問題,再次道:“……馬爾可太太,請不要誤解我的意思,我所說的‘守護神’和你家的車子無關。”

在馬爾可太太疑惑的視線中,小娟看向她身後的巫鬼,一句一句地道:“你家中有一位神秘的守護者,祂戴著塗抹有白、紅、黑三色顏料的面具,面具上裝飾著鮮亮的羽毛,祂有深綠色的眼睛和與黑暗同色的皮膚,瘦高體型,手和腳都很長,手腕上有未切割的寶石串成的手鏈,腰間系著獸皮,腳掌和手掌是一般人的兩倍大……是的,祂就在你身後,守護著你。”

手機上的軟件將小娟的描述一句句地翻譯出來,詞語轉換上任然存在不少歧義,做不到像人口同傳那樣信雅達,不過大概的意思還是能夠傳達出去的。

隨著機械女音播報,再加上小娟毫不掩飾的、直直地盯著馬爾可太太斜後方打量的眼神,坐在狹小客廳裏的三位海灘市居民神色漸漸驚悚。

“奶奶,她說的是真的?咱們家真的有個‘Defensor’?!”被嚇出冷汗的羅德震驚地道。

馬爾可太太比孫子還震驚困惑,一面不住回頭,一面驚疑不定地觀察小娟的臉色,想看出這個亞裔女人有沒有在欺騙她。

作為全球最大的神權國家、全球知名的邪O教“盛地”,米國人對於異常生物的接受力是要遠遠高於其它國家國民的——畢竟是把對主的忠誠當成政治正確的地兒,連宗教電影都能成為主流文化,即使是在靈氣復蘇前,相信上帝惡魔那套邏輯的人也是一抓一大把。

但是吧……所謂人上百種形形色色,正國那地兒能找得出信教的狂熱分子,米利堅個宗教文化“璀璨”的地方,也有無信仰者和無神論者——根據官方調查,算得上是新教“教區”、有超過七成的人是新教徒的弗吉尼亞州,也存在7%的無信仰者。

這個無信仰者的比率一定程度上是被亞裔(華裔)拉高的,但也包含了不少其它膚色人種,剛巧,馬爾可太太就在這7%的無信仰者裏面。

這倒也沒什麽好奇怪的,雖然馬爾可太太的祖先沒能給後代留下能追溯考察的“族譜”,但好歹把遺物傳了下來;既然能在遺物上做到最低限度的傳承,那麽馬爾可太太當然不至於連自己先祖的來歷都說不清。

從小就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被黑奴船拉到北美大陸來的馬爾可太太,即使對祖先的艱難掙紮已經很難做到感同身受、最多只能當成傳奇故事來聽,也不太可能會對白種人信仰的主有太大的認同感。

“你想說什麽,小姐?”馬爾可太太驚疑不定地道,“我家裏有惡魔?”

無信仰者和無神論者是有區別的,後者堅定認為不存在神明,而前者只是不相信現有的宗教,宗教立場更接近正國古人認可的“敬鬼神而遠之”的態度。

小娟把馬爾可太太的話錄下來翻譯成文字,想了想,道:“不,你家裏的不是惡魔,是一種鬼神。”

中文語境裏的鬼神,可以理解成鬼成神、鬼仙等,正國人有供奉祖先的傳統,已死的祖先變成神、稱之為鬼神,理解起來並不困難。

但是吧……翻譯軟件只能把鬼神翻成“ghosts and gods”……鬼魂(幽靈)和上帝。

機械女音播報出這句話,馬爾可太太O祖孫倆和陪同小娟找過來的小尾巴斯蒂文滿腦門都是問號。

小娟對這種吃力的溝通也頗覺無奈,只得添加解釋道:“你可以理解為,是你已死的祖先的鬼魂,變成的神。”

馬爾可太太聽懂了“The Ghosts of Ancestors”,又是激動又是驚駭,回頭看了眼自己身後,又急切地問道:“你是說我的祖先的鬼魂是神?祂在哪兒?就在這兒嗎?我能見到祂嗎?”

小娟看了眼翻譯軟件上顯示出來的文字,擡頭看向馬爾可太太身後那只靜靜矗立的巫鬼。

這只巫鬼對她有明顯的敵意,白天她過來的時候就注意到了。

這也沒什麽好奇怪的……畢竟她是個沒有呼吸和心跳、對人類的血肉有渴求的活死人屍魁。

巫鬼守護著這戶黑人,當然難以容忍她這種“兇物”靠近。

所以小娟沒有貿然侵入到別人家裏,而是願意多花點兒時間迂回,至少要讓這只巫鬼相信她對巫鬼守護的馬爾可太太沒有惡意——院門口那輛破車的主人羅德打算出門時巫鬼依然呆在閣樓裏,那時候小娟就確認巫鬼守護的是馬爾可太太了。

巫鬼面具下如同火焰般跳動的幽綠雙眼依然警惕,不過敵意應該小了很多,至少小娟被祂注視時沒有了那種隨時會被攻擊的毛骨悚然感。

小娟雙目發亮,這只巫鬼果然有很高的智慧,至少可以確定祂像竇女一樣具有學習能力,能聽懂她和馬爾可太太的交涉。